王銘銘,人類學傢,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長期從事社會人類學研究,對社會史,鄉土中國研究,城市文化史也進行瞭有影響的探討。著有《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1998)《逝去的繁榮》(1999)《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1997、2005)《西學“中國化”的曆史睏境》(2005)《西學人類學思潮十講》(2005)《走在鄉土上》(2003、2006)等人類學作品。
將我們迴歸於物的世界之努力,落實到人的觀念,曆史的敘事及思考的方式上。
列維-斯特勞斯對於世界圍繞“開化/智慧”與“濛昧/愚蠢”形成的“天下二分麵貌”錶現齣極度的優患,他看到文明如何踩踏地球,並將它所有的角落納入自己的領地,毀之再毀,便陷入“憂鬱的熱帶”叢林,想在濛昧的“土著”那裏發現神話,反思曆史。
选修了一门文化人类学的课,然后跑到图书馆找有关的书籍。起初我是冲着作者开始浏览这本书,因为作者可以说是人类学的专业学者。在一堆堆官方的、枯燥的人类学教材中,这本类似杂文文集的书倒还颇有特色。由于时间限制,我也仅仅读过了序言,很喜欢书的名字,喜欢那种旅行的...
評分 評分本文以“物的人类学研究”为题,有以下用意:对于物的研究,绝不是人类学的专利,只是王铭铭先生作为中国人类学者中的一员,其对于物的看法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人类学者对于物的看法。另外除了自然科学对物的研究外,似乎只有人类学对于物与人的关系有如此多的关注...
評分睡前讀一點還不錯
评分若是有些趣味,則境界更勝
评分不論人類學是人文學科還是社會科學,王銘銘老師在這個圈子裏有一般學者沒有的影響力,必然是與其斐然的文筆有關聯的,隨筆這種題材好駕馭,但寫好瞭卻更顯功力吧,可以不信我一麵之辭,但廣西師大齣版社的招牌總還是在的
评分充滿情緒的筆調 雜談但是很嚴謹 從第一句開始 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王銘銘老師對人類學的迷戀啊..
评分同為北大社科學者,王銘銘先生的學術隨筆在思想性和深刻性上比汪丁丁老師還是略遜一籌。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本《心與物遊》還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