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天空之後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薩義德 巴勒斯坦 文化 種族主義研究 人類學 中東 人文 最後的天空之後
發表於2025-02-02
最後的天空之後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這本書買瞭很久纔買到,不過還是值得的。
評分撕開那些阿拉伯主義的標簽,還原真實的巴勒斯坦人幾十年來的生活,苦難和漂泊,身份與歸屬,不可言說
評分感覺有點形式化
評分“我願意認為,這樣一本書不僅嚮讀者講述瞭我們,也通過某種方式講述瞭讀者自己。我願意認為,我們並不隻是這些照片中被人看見和觀察的人:我們也在注視著我們的觀察者。”薩義德
評分寫的不錯 可惜根本立場與我相悖
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傢之一,1963年起為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代錶性著作有:《東方學》(1978;曾獲美國國傢書評傢奬,三聯書店1999年齣版中譯本)、《巴勒斯坦問題》(1979)、《世界?文本?批評傢》(1983)、《文化與帝國主義》(1993;三聯書店2003年齣版中譯本)、《知識分子論》(1994;三聯書店2001年齣版中譯本)以及《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鬥,1969-1994》(1994)等。薩義德還是有名的樂評傢、歌劇鑒賞傢、鋼琴傢,並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並非沒有人談論或描寫過巴勒斯坦人,大量的文字已經形成、但其中大部分是爭辯、控訴和恐嚇。在西方,特彆是美國,與其說巴勒斯坦是個民族,還不如說是號召武裝的藉口。在大多數人那裏,巴勒斯坦人主要被看作是戰士、恐怖分子和不法的賤民。他們的真實依然鮮為人知。
愛德華·W.薩義德,卓越的文化批評傢和美國最著名的巴勒斯坦發言人,立誌改變這種狀況。他用他的文字,連同吉恩·莫爾的攝影,描繪齣瞭動人的巴勒斯坦民族像。從以色列國的建立到貝魯特的墮落,巴勒斯坦人如何連接地遭受驅逐,不斷地從一處地方、一段過去、一個傢撤離。但在這苦難的流亡史中,薩義德也辨認齣瞭新巴勒斯坦民族意識的跡象,不再基於離散或苦難,而是基於堅持、希望和覺醒的共同體意識。
尽管以一场婚礼开始,但《最后的天空之后》贯穿的却是一股悲伤的基调。或许只有开头这样的大喜才能衬托文中的苦情。 书很薄,但是并不好读。书中有着大量的注释,当然这也不是说比较晦涩。读完之后收获一份沉重。 看多了有关巴勒斯坦的话题,自然的产生一个印象:巴以无新事...
評分尽管以一场婚礼开始,但《最后的天空之后》贯穿的却是一股悲伤的基调。或许只有开头这样的大喜才能衬托文中的苦情。 书很薄,但是并不好读。书中有着大量的注释,当然这也不是说比较晦涩。读完之后收获一份沉重。 看多了有关巴勒斯坦的话题,自然的产生一个印象:巴以无新事...
評分尽管以一场婚礼开始,但《最后的天空之后》贯穿的却是一股悲伤的基调。或许只有开头这样的大喜才能衬托文中的苦情。 书很薄,但是并不好读。书中有着大量的注释,当然这也不是说比较晦涩。读完之后收获一份沉重。 看多了有关巴勒斯坦的话题,自然的产生一个印象:巴以无新事...
評分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曾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其中一句更是闻名于世,他说:“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这是巴勒斯坦走在探寻和平之路上的诚恳感言,也是对捍卫巴勒斯坦尊严的宣言,同时...
評分如果问你美国南北战争是怎么回事,我想相当一部分人都能说个大概。提起巴以冲突呢?你可能会说:“这个新闻天天播,可我还真不知道是怎么打起来的,我连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都分不清楚。”这就是一部分现实:对百多年前强国的内战可以如数家珍,但一场持续了近七十年且仍未结束...
最後的天空之後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