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联手合著。此书以简洁清新、深入浅出的文字把艰深晦涩的当代文学理论表述得明白晓畅,为学生勾勒出一幅斑谰而醒目的当代文论气象新版图,一问世就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吸引了大量读者,成为不断再版的好教材(1985,1991,1993,1997, 2005)。该书第4版修订并扩充对近20年来最新文论的概述,后四章[后结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同性恋理论与酷儿理论]几乎占用全书的一半篇幅,当代文论的最新流变得到了简明而清晰的梳理与展示。这本《导读》并不伪称自己提供这一领域的广阔画面,它的论述只能是有选择的、部分的(在这两种意义上),它所提供的只是对过去的30年(1967-1997)理论论战中最显著的、最具挑战性的潮流的一个简单扼要的概述。
0 理论:没有任何文学话语是没有理论的,甚至对文学文本明显的“自发性的”讨论也离不开老一代事实上的理论化。看似生活的语词里也充满了死亡的理论,只不过这些理论被时间变成了自然化的常识的一部分。 雅克布森的语言交流模式:信息发送者——语境,信息,接触,符码——信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虽然还是相信自己可以坚持下去,但是忍不住要感叹:真的是太!绕!了! 作者真的讲得很全,关键的理论也很叙述得精炼,真是用心良苦;不过,果然是Guidebook,只是一条线索罢了——要真的有所体会,还是要按图索骥,去读那些selected readings的原文。这本书仿佛是一本古往今来...
首先要超级愤怒地批判刘象愚老师的死亡翻译,由于没有原文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错译。我举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两处:1.出现数次“辩证苏联”,请教一下这就究竟是个什么词,翻译的时候没带脑子吗?自己把这词写出来头不晕吗?2.femininity翻译成“女性性”,以此类推还有“双性性”、“性性”,您自己看着不别扭? 由此可见本书读不通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当然不排除读不通的缘故也由于理论的晦涩。 这本书我没读完,只看到后结构主义,实在看不下去了。基本上是通过著名的理论家来梳理理论发展史,信息量还是很大的,需要有一定知识才能理解,毕竟入门了才能接触导读嘛,,,
评分翻译的读起来很郁闷
评分塞尔登的书还是不错,但是翻译错误很多,一些有定论的人名翻译也翻译的不知所云。如stuart hall 翻译为“哈尔”,莫名其妙。
评分文论什么的 最让人郁闷了
评分随手一翻,无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