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的任务仅在于描述:描述两个文学幽灵跨越几个世纪的门槛,从西方走到东方的故事;描述东、西方各国作家怎样出于对人类(首先是知识分子)某些重大精神命题的共同关怀,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自己所处时代的要求,以及个人精神气质的特点,一面接受前人思想、艺术成果,一面又丰富与发展前人的思考,有如思想与艺术接力棒的相互传递,共同创造了两个世界文学的不朽典型的故事。
心里的漫游,精神的探寻,独特的视角,很有见地,值得一看。我写的博客文章,“心灵漫游——《丰富的痛苦》读书体会”。附上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d2caf0100gdzd.html
评分18年前钱理群先生写了一本书,在今天看起来也很有些意味,比那些不明不白抄书又抄不懂抄得极不高明的混沌蛋强多了。 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钱先生觉得几乎可以视为一体的两个面:一个缺乏明晰的缜密理性(实践的理性)而富于行动的狂热,一个思考有余而行动能...
评分稍有文学常识的人,不会不知道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然而在常识里,堂吉诃德只是一个发了狂的骑士小说迷,而哈姆雷特不过是个懦弱的复仇者。然而,随着历史的车轮和文明的脚步自西向东地推进,一个又一个国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变,Don Quixote和Hamlet穿过悠远的时空走进每一种...
评分18年前钱理群先生写了一本书,在今天看起来也很有些意味,比那些不明不白抄书又抄不懂抄得极不高明的混沌蛋强多了。 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钱先生觉得几乎可以视为一体的两个面:一个缺乏明晰的缜密理性(实践的理性)而富于行动的狂热,一个思考有余而行动能...
评分心里的漫游,精神的探寻,独特的视角,很有见地,值得一看。我写的博客文章,“心灵漫游——《丰富的痛苦》读书体会”。附上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d2caf0100gdzd.html
钱理群先生的一本比较文学流传学方法做的研究。可以说是兴趣之作,感觉精华在最后的部分,丰富的痛苦从穆旦的生平与创作中来。钱先生研究鲁迅。说穆旦是鲁迅的好学生,他们看到了未来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乐观。只有痛苦才是日常生活。其实我们都是面向幸福的幻想,奔跑在夸父的旧路上。有时候听别人说鲁迅的东西他也能写出来,我笑了。你真的读懂了鲁迅好几十本的著作吗?有人说中国现代诗都是糟粕。我真是怀疑他是否看过穆旦。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并没有学者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你们心不够静,你们没有读懂罢了。钱理群,是我喜欢的学者之一。
评分一声叹息
评分钱老师的一本意外作品haha~
评分后面中国现代文学部分觉得还可以再深入一点的,像觉新-哈姆雷特,吴荪甫-堂吉诃德(茅盾称他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个人以为总的来说这本书有一个很好的idea,但糙了点。
评分其实最悲剧之处往往在于一个人只可能是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的集合体,就这样在半吊子的“二马之喻”中两手互博,车裂而死。我从来不读鲁迅,这次读到这句对“止于至善”的质疑,深有同感。何其芳的结论很是诡异,堂吉诃德不可避免地归来——从个人主义者转向大众的怀抱之后怕是只有更大的空虚吧。书呆子活得舒坦就在于他们比之于众人是更为纯粹的堂吉诃德,即便书斋之外不堪一击自己的一方净土中的生活总是美好的。个人更喜欢前半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