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科学 常识

哲学 科学 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嘉映教授,男,1952年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学,90年以《论名称》一文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欧洲工作一年,1993年5月回国,重返北大任教,后调往华东师大哲学系。主要译著有《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教程》等。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陈嘉映
出品人:
页数:250
译者:
出版时间:2007-2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230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陈嘉映 
  • 科学哲学 
  • 科学 
  • 常识 
  • 文化 
  • 认识论 
  • 语言学/语言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嘉映先生,是当代中国 治学最塌实的学者之一,更可贵的是,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学观念。这本书的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的关系。沿着这条主思路,上篇先粗略回顾了哲学方式的整体解释到科学方式的转变。下篇分专题讨论实证科学对经验的关系,科学概念的特征,科学的数学性质,预测、假说和实在问题。作者语言朴素,但识力惊人。哲学初学者细读此书,必有大收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生第一本哲学书,硬生生看了十多天……太难啃了…… 书中主要阐释了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即哲学–科学到现代科学,总原理从形而上学变为数学–实验方法。 数学拓宽了人类的经验世界,但也与日常经验越离越远,因为科学用实验提供事实,而不是经过思辨(直接...  

评分

陈嘉映的文字和他的人一样,质朴、真诚。在读他的书之前,我先看过了几期许知远采访他的节目。那时陈嘉映留着平头,方而圆的面部有些斑点和隐约的起皱。他结实的身子刚好撑起格子短袖,无言时让人觉得很威严。他手指夹着的香烟兀自冒着,略带沙哑的嗓音随着细瘦的烟雾而来。他...  

评分

李文倩 在后期维特根斯坦那里,哲学是一种治疗。治疗的对象,当然是疾病。具体点说,是思想的疾病,是错误的思维方式。思维与语词相连。因此,错误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语词的误用。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家是那样一些人,他们先行穿过语词的荆棘丛,在危险的地方做上标记,警...  

评分

本书虽然标题看上去有些大,不过陈嘉映教授还是秉持着一贯的风格——用显白易懂的、近乎课堂口授的文字来解释哲学问题。这本书作为一本以科学史为主题的哲学普及书,涉及到“科学”的含义、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哲学的命运等话题,适合任何对此感兴趣的人拿来读一读。 对于很多不...  

评分

遵师命来读。 此前也听国盛老师提过,这几乎成为科学史专业学生的入门书(这当然是美言,论科学史的入门他的《什么是科学》也许更合适,而本书更关心科学“哲学”)。这话并非不当,整本书确实涉及到了相当大篇幅的科学史内容。但和《什么是科学》比起来,它更像是一本基于科学...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研究哲学的人,水平真是够差得了。。。。

评分

: N02/7246

评分

最认同的一句话是“数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进行长程推论而不失真”——数学是一种演绎法。在约翰穆勒那里就是ration最后变成了calculation。遗憾在于这本书回避了伦理学,也即近现代哲学的重心。不知道为何如此。直接导致我不认同其相当大的一部分结论。

评分

从常识到哲学到科学,都是试图解释理解这世界的方式。然而“理解是和我们变迁不定的生活世界联系在一起,从不可能有普适理论,从不可能有对世界的完整理解。”这本书很好看,引人思考,读完了我暂时头脑一片空空空。重新整理了一番对世界认知的方法,接受bug,接受无解。

评分

小女子愚笨,每个字都认识,囫囵吞枣只能读懂1/3 2016.4.26 努神推荐下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