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教授,男,1952年生於上海,後隨父母遷居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係德語專業,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學,90年以《論名稱》一文獲博士學位,其後赴歐洲工作一年,1993年5月迴國,重返北大任教,後調往華東師大哲學係。主要譯著有《存在與時間》,《哲學中的語言學》,著有《海德格爾哲學概論》,《語言哲學教程》等。
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陳嘉映先生,是當代中國 治學最塌實的學者之一,更可貴的是,他形成瞭一套自己的哲學觀念。這本書的主題是哲學和科學的關係,以及兩者各自和常識的關係。沿著這條主思路,上篇先粗略迴顧瞭哲學方式的整體解釋到科學方式的轉變。下篇分專題討論實證科學對經驗的關係,科學概念的特徵,科學的數學性質,預測、假說和實在問題。作者語言樸素,但識力驚人。哲學初學者細讀此書,必有大收獲。
哲学科学常识 2015-11-21 22:18:59 我们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读到他论证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论证天只有一个,论证宇宙是有限的,他要论证这些,就说明有人曾提出相反的主张,主张地球不处在宇宙的中心,主张有多重宇宙,等等。要是道术不曾为天下裂,就不会有哲学了。 2015-11...
評分李文倩 在后期维特根斯坦那里,哲学是一种治疗。治疗的对象,当然是疾病。具体点说,是思想的疾病,是错误的思维方式。思维与语词相连。因此,错误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语词的误用。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家是那样一些人,他们先行穿过语词的荆棘丛,在危险的地方做上标记,警...
評分柯瓦雷:两套真理,就是没有真理 剩下一个祛魅的世界,正是由于世界不再被看作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而是被当作一种具有因果联系的场所,对世界的宰制才成为可能,工具理性的行为因而才兴盛起来。 科学建构主义 科学,以希腊方式思考世界 海德格尔:诗思比邻 philosophia 哲学-...
評分在知识和信息大爆炸当代社会,最不缺乏的也许就是思想。 环视当下,各色观念如星辰般繁多,流派林立,百家争鸣。但要说何种思想能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得肯定,以至近乎“真理”的地位,最佳的候选者之一,恐怕就得数“科学”了。 毕竟,我们谁都不能否认,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在科...
評分人生第一本哲学书,硬生生看了十多天……太难啃了…… 书中主要阐释了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即哲学–科学到现代科学,总原理从形而上学变为数学–实验方法。 数学拓宽了人类的经验世界,但也与日常经验越离越远,因为科学用实验提供事实,而不是经过思辨(直接...
太精彩瞭!前麵的大部分篇章都似乎在談論科學哲學(自然也有很多我讀不明白的地方),但最後一章對“哲學”的理解在長長的“科學”鋪墊後得到瞭巨大的升華,感覺太爽瞭!陳嘉映絕對是當代黨國最好的哲學教授(我覺得不需要“之一”)!
评分真的不能說這是一個垃圾中的戰鬥機!“希臘文明好偉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中國教授寫的書!我是中國人,“中國的兩韆年的文明也不錯??”陳嘉映,你去死吧
评分小女子愚笨,每個字都認識,囫圇吞棗隻能讀懂1/3 2016.4.26 努神推薦下重讀。
评分還能說什麼呢,陳嘉映淵博的學識、透徹的說理和平易的錶達,像一劑藥一樣,讓我讀得興奮、快慰、贊嘆。很多之前我想不明白的東西,都在他這裏被說通瞭。尤其他談到,現代科學本身就走嚮瞭反日常經驗的方嚮,這對我理解哲學概念上的“經驗主義”幫助太大瞭。此書不再版,天理難容。
评分從常識到哲學到科學,都是試圖解釋理解這世界的方式。然而“理解是和我們變遷不定的生活世界聯係在一起,從不可能有普適理論,從不可能有對世界的完整理解。”這本書很好看,引人思考,讀完瞭我暫時頭腦一片空空空。重新整理瞭一番對世界認知的方法,接受bug,接受無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