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发表的早期著作,写于《悲剧的诞生》之后,约1873年左右。对于离我们较远的人们,我们只需了解他们的目的,便可以从整体上对他们加以褒贬。而对于离我们较近的人们,我们则根据他们用以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对其做出评判:我们往往责难他们的目的,却因为他们实现自己意愿的手段或方式而喜欢他们。只有对于它们的创立者而言,哲学体系才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所有后来的哲学家来说,这些体系往往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而在智力更为低下的人看来,则是真理和谬误的混合体。但归根结底,这些体系是一个错误,因而,可以弃之不用。所以,很多人对所有哲学家进行非难,因为哲学家的目的不同于他们自己的目的;哲学家是远离他们的人。
与此相反,谁喜欢伟人,谁也就会喜欢这些体系。就算它们也是完全错误的,但它们毕竟有确定无疑之处,有一种个人的情调和色彩。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情调和色彩获得哲学家的肖像,正如人们可以从一个地方的植物推断出其土壤状况一样。总而言之,这种生活方式,这种看待人事的方式曾经存在过,因而是可能的:“体系”就是这块土壤上的植物,或者至少该体系的一部分是如此。
作者要简要地讲述那些哲学家的历史:作者会仅仅从每一个体系中抽出这样一点,它构成历史必须加以保护的“个性”的一部分,并且属于不可反驳、不可争辩之列。这是一个开端,旨在通过比较重获和重塑那些天性,使希腊天性的复调音乐有一天能再度响起。它的任务在于阐明我们必须始终加以“ 珍爱”和“崇敬”的东西,这也是任何后来的知识都不能从我们心中夺走的东西:这就是伟人。
这是尼采未完成的一部早期哲学著作,与《悲剧的诞生》的理路一脉相承。 为什么尼采如此关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因为在他看来,欧洲文明自柏拉图起便步入歧途,走进了虚无主义的泥潭中,要避免未来的文化失败,只有回到源头,获取解放的力量。 尼采的这个思路,应该是文艺复...
评分希腊、包括后来的德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哲学家的国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哲学以及哲学家在这两个国家你是被看做常态存在的,而在其他的民族,哲学家则更多的是被看成非正常的存在,所以在其他的很多民族,哲学家往往是悲剧抑或悲壮的。 尼采的悲剧就在于他已看到德国未来的...
评分前些日看完了尼采颇为精彩的一场在名为“希腊悲剧时代”的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或许他有批有褒,同时也把他的异于常人的想法表达给了世人,但哲学著作更重要的历史意义不在表达自己,而更是激发更新的思考。 他,Nietzsche,想要从苏格拉底开始,批判现在的科学。当时的异教徒,...
评分 评分尼采告诉我 那些看似荒谬的古希腊哲人的理论的可理解之处 虽然还是会觉得困难,但是他为我翻开的是一片生动 那些本来看似神经质的古哲人终是让我看清了一点点,更加仰慕了 让那些只会罗列前人归纳的重点事例,理论的教学参考书哪凉快哪呆着去
虽然已经在好几本哲学史里面读到前苏格拉底哲学,但读到这本小册子的时候仍然时常眼前一亮。尼采的气质本来就和那些人相近,再加上他一贯的文采飞扬的诗化描绘,达到了既优美且深邃的效果。翻译的也非常有力,基本还原了德文的磅礴气势与谨严法度。
评分尼采永远让人震撼
评分前苏格拉底哲人的真正继承人
评分没有周国平的译本好读,自己不懂德文,也不敢说谁好谁差,只能说这此读得不是很流畅。(这么薄的一本书看了这么久,还看得不明不白,确实需要检讨。)
评分大一看过的,当时半知半解,现在回忆起来,内容甚是惊心。尼采是怎样的一个危险的天才呢,只能说空前绝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