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的恶梦》一书希望超越人性本善的想法。传统的参与模式都建基于包容,它假定在一个平等社会里面,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同等的重要性。通常,通过简单地提出一种结构或情境而推行由下而上的包容参与时,这些政治活动者或机构就会被冠以“善人”的称号。本书是对当今流行的所谓“参与艺术”的深刻批评,探索了艺术在今天独立立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马库斯•梅森,建筑师、作家。参与四部曲发起人。目前是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学院的批评空间实践的教授、瑞士日内瓦HEAD设计学院以及洛杉矶USC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工作范围包括批评空间实践的探询、机构建设和空间政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在行动价值观的统领下中间道路和逃避主义的等号终于可以部分地被撤去了。一个更为激进的想象是,what if everyone becomes super critical of everything?如果希望协力的维度能够靠道德保障,我们必然会经历一个以暴力/无效为代价的过程吗?
评分没什么感觉
评分“通过引入冲突实现介入”,这一套在国内简直是基本水平。
评分“参与”、“社区”和“可持续性”等词语在滥用之下,某种情况中你能看到一个意识形态的框架如何被演变成实践,在关键问题上,毫无反思,“所谓参与经常只是安抚的权宜之策”——作者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城市规划、空间公义、公众共识和公共讨论等并发出探询,对“民主”一词表达质疑,批判“参与”背后的民粹主义,探讨权力结构关系,关于后殖民批判和后福特主义……行文清晰又轻松同时掺杂了不少政治学事例,还真是有趣。
评分在行动价值观的统领下中间道路和逃避主义的等号终于可以部分地被撤去了。一个更为激进的想象是,what if everyone becomes super critical of everything?如果希望协力的维度能够靠道德保障,我们必然会经历一个以暴力/无效为代价的过程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