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任教生涯已长达五十余年。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
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材。在国内率先提出振兴传统文化提高国民品质要从幼儿园和中小学做起的建议,得到江泽民主席的支持。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等多种著作,影响广泛。
本书是叶嘉莹讲解陶渊明的《饮酒》诗和《拟古》诗的讲课记录。叶嘉莹对陶诗的解读深入诗之骨髓,对帮助理解陶诗非常有价值。
前记:近日读《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组诗》,感概颇多。迦陵先生仿佛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带我穿越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我看到草盛豆苗稀的陶家菜园,看到带月荷锄归的陶兄在东园的青松下自斟自饮。多谢先生讲出许多精微之义,我才能体会到陶兄内心的悲愤、痛苦、...
评分9月开学至今,每日清晨约半小时,用来读有点思想的书,这是对自己的要求。9月就选择了这本《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组诗》。我读书一向毫无计划,信手拈来,这本也是如此。9月细读此书,大概缘由暑假里每日清晨抄录古诗词时,随手翻阅,便不能放下。其实此书已购入一段时间...
评分去年秋天在青海时就开始看这本书,虽然地理条件与陶渊明归隐的田园相距甚远,可我依然在那空气稀薄的高原,望着似乎触手可及的星空,真切地感受到了陶诗里真淳、自由的气息。我觉得,人的心灵跟女子的脸一样,需要经常呵护。世事蹉跎,有多少污浊会把一颗鲜活的心磨蚀得面...
评分Critiques as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Jamie Ge Lingwei Ye Jia-ying (葉嘉瑩) once concluded her life experiences in an interview as a road with no divergence. Before she was stopped at Vancouver by visa problems on her way for a chair in Harvard, she even di...
评分这本书收录了叶先生讲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一篇散文闲情赋和拟古组诗。总的感觉是叶先生的讲录有条一以贯之的主线,那就是一个人要有持守。这也很好理解,陶渊明生在乱世,各种势力相互斗争,今天得势可能明天就一败涂地,很多人不得善终。陶渊明作了他自己的选择,归隐种田。叶...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评分: I207.227.372/6044
评分以前不能体会陶渊明的诗原来也很正常,虽然现在也不是能体会,但至少理解了很多 ,这本书在背景介绍和诗意阐释上还是很有裨益的。这本看完,叶嘉莹说诗系列差不多也完结了。我觉得还是以前读诗少,最后一本读完远没有当初看唐宋词十七讲那么惊艳,叶老师的讲法温润侵人,但读多之后就想看看别人怎么讲了
评分叶奶奶的书,好处是说解详尽、通俗易懂,缺点是啰嗦重复,一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事情,大概要说十句。主要的思路是认为陶渊明虽曾在刘裕手下为官,但及时认识到了当时世风之沦丧,所以退而隐居,洁身自好,并对晋宋异代深有感怀。说《饮酒》和《拟古》都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并且把《饮酒》中的送酒人理解为官府所派,近乎索隐派了。窃以为陶渊明心中未尝没有这样的感情,但当他抻纸落笔之时,并不会想着如此表现这些吧,他所写的还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叶奶奶所阐发的感受而言,我能体会的实在很少。陈善《扪虱新话》说:“乍读陶渊明诗,颇似枯淡,久久有味。东坡晚年酷好之,谓李、杜不及也。”很少有人说出这个从淡如白水到久久有味的过程,至少我现在读不出。而且唐人不欣赏陶,直到宋代地位陡然升高,实在有可以玩味的地方。最后,《闲情赋》一篇很美。
评分叶奶奶的书,好处是说解详尽、通俗易懂,缺点是啰嗦重复,一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事情,大概要说十句。主要的思路是认为陶渊明虽曾在刘裕手下为官,但及时认识到了当时世风之沦丧,所以退而隐居,洁身自好,并对晋宋异代深有感怀。说《饮酒》和《拟古》都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并且把《饮酒》中的送酒人理解为官府所派,近乎索隐派了。窃以为陶渊明心中未尝没有这样的感情,但当他抻纸落笔之时,并不会想着如此表现这些吧,他所写的还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叶奶奶所阐发的感受而言,我能体会的实在很少。陈善《扪虱新话》说:“乍读陶渊明诗,颇似枯淡,久久有味。东坡晚年酷好之,谓李、杜不及也。”很少有人说出这个从淡如白水到久久有味的过程,至少我现在读不出。而且唐人不欣赏陶,直到宋代地位陡然升高,实在有可以玩味的地方。最后,《闲情赋》一篇很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