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的《古拉格:一部历史》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
作者:(美国)安妮•阿普尔鲍姆 译者:戴大洪
安妮•阿普尔鲍姆,《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和编辑部成员(2002-2006)。毕业于耶鲁大学(1986),马歇尔奖学金获得者(1987)。曾担任(伦敦)《旁观者》杂志国外编辑,《经济学家》杂志驻华沙记者和网络杂志《石板》以及一些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作品还发表在《纽约书评》、《外交季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许多其他报纸刊物上。她的著作还有《东方与西方之间:跨越欧洲的中间地带》。
大多数人是从索尔仁尼琴的回忆录中知道古拉格的,它是“劳改营管理总局”俄语首字母的缩写,泛指它管理下的劳改营。从1929到1953年,超过1400万人曾被囚禁在这里, “鼎盛”时期,476座集中营遍及苏联每个时区,戈尔巴乔夫就是一名古拉格囚犯的孙子。 进入古拉格不需要太复杂...
评分在我看来,“古拉格”代表着一种违背天理、国法、人情的畸形社会系统。这本书讲述前苏联古拉格,以其创建到灭亡为主线,搜集大量资料以及案例,通过当事人的故事以及作者的描述,完整地刻画出“古拉格”这个体系以及社会现象的面貌。所有有良知的人,在阅读完这部作品之后,都...
评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宸轻箫(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9815969/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禁书反而是一个风向标,告诉我们,他们在害怕什么,掩饰什么。比如年末猝不及防的一波古拉格下架潮。关于古拉格题材的图书,国内其实早...
评分古拉格,文蛤,红色高棉,以及其他大屠杀,或许每一次悲剧事件都有各自的历史哲学文化根源,然而内容却是相差无几的。 劳改营也有自己的生态,等级制度,甚至亚文化群体。 对生命和物质资源骇人听闻的浪费。 僵化的条例那张无聊的面孔,此时露出獠牙。 饥饿是永远的主题,那些...
评分独家专访《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安妮·阿普尔鲍姆 本报记者 赵妍 发自上海 十多年前,当美国专栏作家安妮·阿普尔鲍姆开始为写作《古拉格:一部历史》搜集材料的时候,她总是反复做一个相同的噩梦:在索洛维茨基群岛—苏联劳教营旧址—的某个修道院里,她反反复复地爬着...
#序言和尾声是最精彩的部分。通读全书后人所具有的感情已经不能再支配自己的正常思考,唯一让我认清的是,普通人在面对彻底的邪恶时能做的唯有拿出绝对的反抗的决心和勇气,即便会堕入屠龙者终成恶龙的结局,因为由邪恶之种化为的利维坦将不用分说将所有人吞噬殆尽。古拉格是苏俄暴政极权永远不会褪色的象征,它给那片土地留下的负面遗产至今影响着那片土地上卑微的个体--残暴、麻木不仁、对人性体无完肤赤裸裸的践踏与扭曲、以及今日的流氓政权。如某位前普鲁士军官所言:俄罗斯这个国家无法用军事手段实现征服,只能从内部分化、腐化令其灭亡,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表赞同,那是一个不值得同情,不值得赞美,不值得任何怜悯的充斥着任何你能想象得到的卑劣与肮脏之地,尤其在它被一个名为屎大淋的畜生统治后。二战西方对其的妥协是20世纪最大的悲剧
评分不止是一部历史。
评分这不就是所谓的“徭役”吗,强迫人民劳动,这不新鲜啊,中国古代有,中国现代有上山下乡,美国有黑奴。说别人时候都狠着呢,反正我没看出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同样的压迫,大家都半斤八两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吧
评分对于此等罪行,没有审判没有清算;对于这段历史,不愿回忆不愿面对。费拉不堪的俄毛,只配得上前克格勃的盗匪统治。
评分古拉格,不仅仅存在于苏联…… 哪里有专制和独裁,哪里就有古拉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