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的《古拉格:一部历史》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
作者:(美国)安妮•阿普尔鲍姆 译者:戴大洪
安妮•阿普尔鲍姆,《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和编辑部成员(2002-2006)。毕业于耶鲁大学(1986),马歇尔奖学金获得者(1987)。曾担任(伦敦)《旁观者》杂志国外编辑,《经济学家》杂志驻华沙记者和网络杂志《石板》以及一些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作品还发表在《纽约书评》、《外交季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许多其他报纸刊物上。她的著作还有《东方与西方之间:跨越欧洲的中间地带》。
意大利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普利莫·莱维,在他自杀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中反复提到一个集体梦魇似的场景。他和那些囚犯生活在奥斯维辛时总是梦到,他们回到了家,向所爱的人讲述自己的苦难,但是没人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就在那一刻,他才深刻意识到集...
评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宸轻箫(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9815969/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禁书反而是一个风向标,告诉我们,他们在害怕什么,掩饰什么。比如年末猝不及防的一波古拉格下架潮。关于古拉格题材的图书,国内其实早...
评分我曾不止一次讲过三十年前的事:索尔仁尼琴著《古拉格群岛》中译本出版,内部发行,限副局级以上干部凭工作证购买。我所在的报社是局级单位,央求一位不很熟悉的领导同去东长安街的群众出版社读者服务部方才购得一套。当夜开读,时为严冬,感觉如冰水浇背,读完竟大病一...
评分 评分古拉格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阶段:列宁时代的古拉格有很强乌托邦幻想色彩并追求经济效益(虽然基本赔本),意图用一种劳动改造取代监狱,很讽刺的是富农可以利用资产获得非常优渥的住宿条件,而政治犯也被特别对待,劳动重负结果压倒了“犯罪”贫农(主要是偷窃,偷懒)身上。 斯...
前苏联劳改营历史全景式扫描,条分缕析,缜密清晰,细致而宏大。虽是老大哥的历史,想想夹边沟,又似曾相识。
评分“写作本书并不像陈词滥调常说的那样,‘为的是使这种事情不再发生。’写作本书是因为,几乎可以肯定,这种事情还会再次发生。”(p.631)
评分读此书唯一一次大笑,是看到苏联当局找了一些“专家”证明布罗茨基“不是诗人”……后来,他在1987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评分对于此等罪行,没有审判没有清算;对于这段历史,不愿回忆不愿面对。费拉不堪的俄毛,只配得上前克格勃的盗匪统治。
评分前苏联劳改营历史全景式扫描,条分缕析,缜密清晰,细致而宏大。虽是老大哥的历史,想想夹边沟,又似曾相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