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是德国著名小说家,生于工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战后从事过教师和石匠、记者等多种职业。
20年代,他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扬子江剪影》、《西线无战事》等。1931年移居瑞士。希特勒取得政权后,雷马克的作品被焚毁,并被剥夺德国公民权。1939年他流亡美国,1947年加入美国籍。二战后往返于美国和瑞士之间,1970年在瑞士逝世。
30年代,雷马克写了《归途》、《三个战友》等作品。40年代,他的创作主要反映在法西斯统治下,德国青年一代所遭受的苦难和痛苦的精神 状态。代表作有《流亡曲》、《凯旋门》以及逝世后出版的《天堂里的阴影》。
50年代创作的《生死存亡的年代》和《黑色方尖碑》,以简练深沉的笔调描绘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青年一代在生活道路上所作的痛苦探索。类似的作品还有小说《生命的火星》和剧本《最后一站》等。
外科医生拉维克因隐藏一名犹太作家而被盖世太保逮捕,受尽折磨;后逃出集中营,流亡法国,过着朝不保夕、随时会被驱逐出境的不安定的生活。一天晚上他在塞纳河畔邂逅一位流离失所的女演员琼,两人因境遇相同而彼此相爱。不久拉维克在巴黎街头偶然遇到几年前刑讯他并折磨死他妻子的纳粹头目哈克,为报仇雪恨,他忍痛离开情人琼,想方设法追踪哈克,终于在一个夜晚将仇人诱骗到一个森林里,然后把他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拉维克和别的流亡者一起被法国警察逮捕,囚车载着他们穿过凯旋门,向捉摸不定的远方驶去。
小说一九四六年出版时声名大噪,立刻被译成十五种文字,当年在世界各地就被销售了近千万册,并由好莱坞于一九四八年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轰动世界影坛。
关于二战,关于德国与法国,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无疑是一段德国入侵法国,法国长期抵抗的历史,这是一段更为人所知的历史,侵略者、保卫者,两国人势同水火,泾渭分明。然而,雷马克的小说《凯旋门》为我们展开的却是另一幅图景,二战前,一个德国人流亡法国,在颠沛流离的生活...
评分 评分一个月前又重看了《凯旋门》,一直有些话想写下来。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那是怎样的一份爱情呢?只想流泪……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医生雷维克因为不与纳粹党同流合污,被关进集中营,受尽折磨,而后逃出,开始了流亡生活。他逃到了法国巴黎,当了地下医生。没有...
评分再也没有这样的翻译了吧。 花了三个日头高照的冬日中午看完这本包了牛皮纸的,被遗忘在书橱深处的小说。情节是既冷静又绝望的,跟作者的叙述一样。难得的是高长荣先生严谨的翻译准确传达了原著的悲怆感。 介于一战和二战之间的德国难民医生,流亡在法国。遇上一个故乡意大利...
评分我在现实生活中呆太久,跳不出来,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对于长篇是十分不利,我的情绪几乎连接不上,常常被打断,写得混乱一片,停步不前。 气馁时,我就看喜欢的名著小说。我是慢热型,进出一本书的时间都较慢。 我无法看别的网络小说,它们写得都太浅,我也...
一切都很好。那些已经过去的和仍然会到来的。这就够了。即使是结局,这样也很好。他曾经爱过一个人,却已经失去了她。他曾经恨过一个人,却已经杀死了他。这两件事情,都使他解脱了。一个人复活了他的感情,另一个人消灭了他的过去。没有一件未了的尘缘。没有欲望;没有憎恨,也没有哀怨。
评分一直读,一直忘。
评分传说的世界名著中最喜欢的一本,可能因为某个瞬间恰好打动了我~苹果白兰地`
评分朱雯先生,谢谢你。
评分爱.时代.生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