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文学观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残雪 文学评论 文学理论 残雪文学观 文学 中国作家 中国 残雪,文论
发表于2025-02-02
残雪文学观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我曾经戏做过一张金古笔下人物的文坛对照表,残雪很不幸的,是梅超风,她也练了九阴真经,也邪气十足,但却还达不到东邪的程度,只能算黑风双煞之一了。
评分对她无甚好感。说到底,一个作家还是要拿作品说话。残雪的理性让她以理性的方式放弃理性,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才导致她对异化的理解和潜意识的开发仍然过于概念化。老实讲,她的那套西方文学观也不怎么新潮了。这类路子,西方太多了,怎么样做到“西学为底,中学为用”,她还是该向莫言请教一下。
评分喜欢她充沛的生命力和行文的气势,但是似乎没有提出多少明确的观点和见解。
评分几篇访谈边批别人边说自己写得如何好,戾气重得很,简直读不下去。后面看她奉西方文学若神明,而精神在她看来似乎就是矛盾、自省,不痛苦成吗?中国传统讲究的是调和,那是简化的人,便是没有精神的。她说人的脏,她叫残雪,残雪也是脏的。她无比珍视自己理性控制范围内的潜意识,我想她多少有点谵妄,但毫无疑问那也是有吸引力的。看完就能接受她自选集里那篇难以下咽的序了,性格和说话方式,一旦接受了倒也挺萌的。
评分虽然最近读书有下意识地批判,但是对于残雪的文章我无话可说。钟爱黑格尔美学。精神与理性。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父母是三四十年代的中共党员,父亲曾任《新湖南报》社长,母亲也在报社工作。1957年,残雪父亲作为“新湖南报右派反党集团”头目被打倒,家庭由此陷入困顿。残雪由外婆带大,外婆在她7岁时因饥饿而死。
残雪小学毕业(即“文革”开始)即失学,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代课教师等等与文学无关的工作,历时10年,后又自学缝纫,和丈夫一起成为个体裁缝。1985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400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苍老的浮云》(中篇)、《痕》(中篇)、《长发的遭遇》(中篇)、《五香街》(长篇)、《最后的情人》(长篇)。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残雪被国际文坛视为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近年来,残雪有感于当代中国文学及文化界的种种弊端与困境,进行了极为猛烈的批评和深刻的反省。这一批以访谈、评论、批评等形式写作的文章,坦真而尖锐,才华四溢,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能给读者带来丰富启迪的作品。
《残雪文学观》,可看作残雪那些莫名其妙又令我毛骨悚然的小说的导读。本书一共三大部分,访谈、文学观、评论,通读访谈与文学观两部分,基本能够对残雪的创作有一整体的把握,剥掉文字的皮肉,骨头包括:1、文学创作是对灵魂的探求;2、“自动写作”让潜意识自然流淌出来;3、...
评分 评分《残雪文学观》,可看作残雪那些莫名其妙又令我毛骨悚然的小说的导读。本书一共三大部分,访谈、文学观、评论,通读访谈与文学观两部分,基本能够对残雪的创作有一整体的把握,剥掉文字的皮肉,骨头包括:1、文学创作是对灵魂的探求;2、“自动写作”让潜意识自然流淌出来;3、...
评分《残雪文学观》,可看作残雪那些莫名其妙又令我毛骨悚然的小说的导读。本书一共三大部分,访谈、文学观、评论,通读访谈与文学观两部分,基本能够对残雪的创作有一整体的把握,剥掉文字的皮肉,骨头包括:1、文学创作是对灵魂的探求;2、“自动写作”让潜意识自然流淌出来;3、...
评分残雪披上厚而长的深色大氅,悄声穿行在阴森的文学圣殿里,她的身份可能是女祭司,可能是定期前来拜访的信徒,但决不可能是一座雕像。她笑起来简直顽皮可爱,只有凝视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鲁迅那样高大的神像时,她脸上才会交替浮现出扭曲、痉挛和忧伤。作为“西方纯文学”...
残雪文学观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