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y Chow is the author, most recently, of Ethics After Idealism: 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Chow situate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 within the broad context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giving readers a glimpse of the unique shared identity that characterizes the current crop of outstanding filmmakers, such as Chen Kaige and Zhang Yimou.
周蕾之贡献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在激烈且残忍的后殖民文论和研究中走出了一条既挑战西方又挑战中国的二重后殖民批判路径。这条路径从众多印度学者所引领的后殖民研究中虽然并不鲜见,但是就中国殖民史之特殊性来说,着实也不适合直接搬运印度后殖民研究的一些思路。周蕾书写的时间...
评分论西方的中国电影批评 尼克•布朗(文) 刘宇清(译) 在中国电影百年诞辰庆典这样的情境下,想要放任自己对中国电影特殊的热情是很有意思的。中国电影在刚刚过去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意义深远。各种学术性的甚至娱乐性的文章的发表、书...
评分 评分周蕾之贡献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在激烈且残忍的后殖民文论和研究中走出了一条既挑战西方又挑战中国的二重后殖民批判路径。这条路径从众多印度学者所引领的后殖民研究中虽然并不鲜见,但是就中国殖民史之特殊性来说,着实也不适合直接搬运印度后殖民研究的一些思路。周蕾书写的时间...
评分太好看了 解决了很多一直以来的疑惑
评分开头和结尾两个长章节是理论性较强的讨论,中间几章是基于第五代导演作品的文本分析。头尾两章理论讨论首尾相连,很过瘾。周蕾漂亮地讨论了中国的现代性论述如何在知识分子的(被西方观看/观看中国)的多重视觉经验中被塑造,进而探索了一种被客体化的经验怎么深入到中国的主体自我再现之中,最后试图阐发“翻译”作为文化实践带来的克服我/他之分的可能性。primitive passion,anthropological situation,to-be-looked-at-ness,self-ethnography都是关键词汇,指向一种文化再现机制:“现代”必须依赖不断地指涉“原始”才能存在。
评分not a flawless monographs but definitely an important one of multidisciplinary background. “primitive” is a word showing the inner western perspective of the author. The first and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best-primitivism, translation, and Chineseness. Another problematic use is Lu Xun, obviously anachronistic.
评分我非常喜欢Rey Chow的敏感和视野,本书用中国电影第五代“自我民族志”现象来探索第三世界理论和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案例的关系,并且相当强调不同的现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产生的不同的意义。木油读过原理论的我本无从置喙,不过我的直觉是在推论的链条上,最需要点睛之笔的地方反倒有些含混,比如用用斯皮瓦克的价值的异质性接续剩余价值理论来解释中西体用之争,似乎就没有把物质和符号价值之间的区别或联系讲透彻,以及用本雅明的翻译理论来为不严格参照现实的再现背书,这两个主要的点论述得都有缺憾,我觉得可能是缺了引入权力关系的理论?(闭嘴吧你什么都没看过--)让人觉得可惜,也让人兴奋。
评分读了part 1,前半部分用鲁迅的例子分析modernity的地方非常有启发,后面讲到第五代导演“return to nature” 现在读来比较common sense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