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曾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的《佛教与中国文学》的最新修订版,系国内较早涉及佛教与中国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专著之一。1988年首次出版后,赢得广泛的好评。
此版系作者在保持原有 风格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学术成果修订而成,对佛教信仰、佛教思想如何作用于中国文人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历史的、概括的描述,论及汉译佛典及其文学价值、佛教与中国文人、佛教与中国文学创作、佛教与中国文学思想这四大领域。这本引经据典,资料翔实,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可以为读者理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几个重要课题,提供一个鸟瞰式的历史线索,是宗教文学、古典美学与文论研究者与爱好者的应读之书。
真积实学力作,占篇幅三分之一强的“佛教与中国文人”章,尤为精彩生动;佛典义理文字重于信仰,可谓同心之言,更予以“学但穷源自不疑”的启示。美中不足者,论文学势必周全雅俗整体,谈佛教未免牵连意识形态,前或流于寡淡,后或有失于奥涩。 阅此书,若饮茶,以涵咀为惬怀...
评分读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第二版,2007 说实话,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写得很一般。 第二遍读,开始圈圈点点,做读书笔记,才发现作者的文学史料功底确实很厚实,提供了很多材料线索。 佛教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研究得还不是很深入,这本书可作为入...
评分真积实学力作,占篇幅三分之一强的“佛教与中国文人”章,尤为精彩生动;佛典义理文字重于信仰,可谓同心之言,更予以“学但穷源自不疑”的启示。美中不足者,论文学势必周全雅俗整体,谈佛教未免牵连意识形态,前或流于寡淡,后或有失于奥涩。 阅此书,若饮茶,以涵咀为惬怀...
评分真积实学力作,占篇幅三分之一强的“佛教与中国文人”章,尤为精彩生动;佛典义理文字重于信仰,可谓同心之言,更予以“学但穷源自不疑”的启示。美中不足者,论文学势必周全雅俗整体,谈佛教未免牵连意识形态,前或流于寡淡,后或有失于奥涩。 阅此书,若饮茶,以涵咀为惬怀...
评分读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第二版,2007 说实话,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写得很一般。 第二遍读,开始圈圈点点,做读书笔记,才发现作者的文学史料功底确实很厚实,提供了很多材料线索。 佛教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研究得还不是很深入,这本书可作为入...
深入浅出
评分配合孙昌武的《佛教文学十讲》陈允吉的《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和他主编的《佛经文学研究论集》一起读
评分严密、严谨。
评分引文错误实在太多了。。出三藏记集,逯钦立诗,严可均文,十有六七错。可怕。
评分作为入门之作我真的好可!一本书可以引出一百本想看的书。(也大概第一次真正完整体会到阅读有学术意义的书的快乐吧…大概自己也没找错方向。)感触最深的是王维一句“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佛教的理解多多少少是在现实不如意的面向上的,于我而言,或许这种世界观、人生观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的方式,希望继续努力修行下去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