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入门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顾颉刚 中国历史 史学 中国 历史学 国学 文化
发表于2025-02-23
中国史学入门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工具书~
评分深入浅出。果然是大家风范,学识渊博。近现代的一些地方不太同意,不知那是顾颉刚的观点还是作者的观点。求同存异好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评分比較通俗,有一家之言。尤其在講諸子時說《莊子》在《老子》前,講哲學史又說老子在莊子前;除非《老子》一書非老子親寫,則此論自相矛盾。
评分在讀 謝謝安陽送我此書~
评分清新活泼深入浅出的大家风范,还自认为找到一个把葛老师的《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解释通的重要证据。不明白为毛这本名气好像很小,读史成时髦之后成批制造垃圾历史普及书的半吊子半瓶子们应该人坑了书焚了。但p34与p185关于老庄孰先孰后的问题似乎前后矛盾。
顾颉刚(1892—1980),江苏苏州人。现代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顾颉刚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毕业。以后留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文史杂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二十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箱。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出于战国到西汉的儒家之手。他以疑古辨伪的态度考察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又提出,必须打破中国古代民族只有一个、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以及古史人化、古代是黄金时代等观念。这些观点今天看来虽不尽正确,但在当时却具有反封建、反对经学偶像的意义。
顾颉刚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等。
这是一本为想进入中国史学园地的初学者讲说治史门径的书。这些讲说简单明了,通过几句话就把要领说清楚了,使读者很快就能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另外,它告诉读者研究中国史要读哪些书,每种书有哪些内容和优缺点、不同版本的内容和文字上有哪些出入,各书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这就可使后人在前人或今人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以推进中国史学的发展。
在此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慈祥和蔼、博古通今的顾颉刚先生,感叹于其幼时刻苦学史的经历以及后来能将中国历史信息信手拈来的能力的同时,我初步了解到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知道子作为一个学史之人应当读什么书,该怎么读,以及打破了我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片面见解。总的...
评分大家小书系列的一本,篇幅较小,按专题一样展开。由于历史书籍没读过几本,地理更是一点不懂,体会也没那么太深,很蒙。唯有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中国史书;杂史部分,列举并简单介绍了一部分相关书籍。提供了一些读书的方向。接下来想看一些笔记类的书籍,似乎宋朝人爱做笔...
评分 评分 评分读毕,掩卷良久,首先让我感叹的不是此书本身的内容,而是顾先生于其中所展现出的在学识上的深厚造诣,可谓是学富五车了。 顾先生日记《颉刚日程》中有以下记载: “12月27日上午 为何启君讲古代史料(经学部分)……何启君同志(早年)参加革命,前任天津教育局长,今任休委宣...
中国史学入门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