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1956年出生于重庆。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著作有:《拯救与逍遥》、《沉重的肉身》,随笔集《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等。
大约十年前,国朝学界内部发生过一场论争——儒家是不是宗教,论争范围很小,也就没引起多少学者关注。卷入论争的都是搞国学的,主张儒家是宗教(因此认为当称为“儒教”)的一方,持有的其实是马克思的宗教观:宗教是历史上的过渡性社会现象,最终会消亡……反方差不多也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上反对把儒家说成宗教,其意图不外乎是:儒家因此不会像宗教那样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消失。
那时,我正好到北京开一个学术会议……当我在写有名牌的位子坐下时,后座有位从未谋过面的先生就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谢谢你,谢谢呵”……我正纳闷,这位上了点年纪的先生马上就说:“谢谢你支持我们的儒家是宗教的观点……”。
我哭笑不得,不知说什么为好,只好稀里糊涂地点头摇头、摇头点头……我写的文章把儒家看作一种宗教,前提可不是把宗教看作历史上的过渡性社会现象。宗教是属人的生存现象,不会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消失。
目录
前言
纬书与左派儒教士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游击队员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王制》与大立法者之德
密……不透风
当悉知施派逻辑后,再看刘其他的书就如同鸡肋,譬如这本。 施派的核心理路主要有两点: 其一,哲人要注意隐微写作与显白写作,两者对应为不同的受众,哲人要维护共同体现存秩序的稳定,要在承认既成民意的情况下构建良好政治。 其二,人类秩序需要权威,政治公开化就是世俗化,...
评分当悉知施派逻辑后,再看刘其他的书就如同鸡肋,譬如这本。 施派的核心理路主要有两点: 其一,哲人要注意隐微写作与显白写作,两者对应为不同的受众,哲人要维护共同体现存秩序的稳定,要在承认既成民意的情况下构建良好政治。 其二,人类秩序需要权威,政治公开化就是世俗化,...
评分这本书几年前读过,那个时候是一头雾水,现在倒是对《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做个笔记。 首先是这篇文章是来自和顾彬——就是前些天来我们学校讲座的老头——的争论。顾彬认为中国革命具有犹太——基督教背景,其中一个理由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这意味着接受世俗论的末世论影响...
评分通過這本書序言的細緻閲讀,恍然明白施特勞斯的一句格言:“政治哲學是第一哲學”,這句對虛無主義病根的診斷,相對于國人來説,在中國古典時期近乎常識的格言卻對現代人並不容易理解。 近代啓蒙以來,哲人通過置換上帝帶來的普遍宗教生活,造成了哲人與王者的持續爭鬥,這一爭...
评分五篇文章,有两篇从前读过,但是放在这一本书里,可以说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宣告儒家政治哲学与自由民主制度不可能接轨,只能与人民民主衔接。另一个问题则是,圣人微言,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去理解。 第一个问题,作者否定了新儒家从心性儒学开出自由民主制度的乌托邦想...
如此混乱的逻辑是如何得出这些神论的?儒教或儒家路漫漫其修远啊
评分《纬书与左派儒教士》写的不错
评分哲人心性与素王改制。双重写作。刘子的眼光可谓是『魔眼』。
评分刘大神胡诌八扯一大堆也有几句闪光点,终于看出来其实大神是个毛粉。
评分前后看过4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