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與民族國傢

儒教與民族國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劉小楓,1956年齣生於重慶。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客座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總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現為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比較宗教研究所所長。主要學術著作有:《拯救與逍遙》、《沉重的肉身》,隨筆集《我們這一代人的怕與愛》等。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劉小楓
出品人:
頁數:282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0
價格:2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043975
叢書系列:劉小楓集
圖書標籤:
  • 劉小楓 
  • 政治哲學 
  • 哲學 
  • 儒傢 
  • 宗教 
  • 社會學 
  • 文化研究 
  • 儒教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大約十年前,國朝學界內部發生過一場論爭——儒傢是不是宗教,論爭範圍很小,也就沒引起多少學者關注。捲入論爭的都是搞國學的,主張儒傢是宗教(因此認為當稱為“儒教”)的一方,持有的其實是馬剋思的宗教觀:宗教是曆史上的過渡性社會現象,最終會消亡……反方差不多也是在這一理論背景上反對把儒傢說成宗教,其意圖不外乎是:儒傢因此不會像宗教那樣隨著現代化進程而消失。

那時,我正好到北京開一個學術會議……當我在寫有名牌的位子坐下時,後座有位從未謀過麵的先生就熱情地拉著我的手:“謝謝你,謝謝嗬”……我正納悶,這位上瞭點年紀的先生馬上就說:“謝謝你支持我們的儒傢是宗教的觀點……”。

我哭笑不得,不知說什麼為好,隻好稀裏糊塗地點頭搖頭、搖頭點頭……我寫的文章把儒傢看作一種宗教,前提可不是把宗教看作曆史上的過渡性社會現象。宗教是屬人的生存現象,不會隨著現代化進程而消失。

目錄

前言

緯書與左派儒教士

儒傢革命精神源流考

遊擊隊員與中國的現代性問題

《王製》與大立法者之德

密……不透風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书名为儒教与民族国家。当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以来,如何看待儒教与现代中国的关系?即该怎样审视五四以来的文化传统。承认五四,就难免会危害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当性。相反的话,则会否定现代革命。而作者的意图则是解决这样的两难问题。 首先,作者通过对不同精神品质的...

評分

評分

刘氏此文,如其结果处所言,欲证明儒家革命精神更契合人民民主政制,而与自由民主政制在根本上不合,所以新儒家诸公的“儒家开出民主”说应该是走老毛的文革路子,不应采取自由民主宪政的形式,新儒家抨击老毛用文革毁灭儒学是自打嘴巴。 刘氏自言,公羊学的圣人改制精神,...  

用戶評價

评分

寫《緯書與左派儒教士》、《儒傢革命精神源流考》時應該還未信施特勞斯,頭腦還清醒,眼光也比較犀利。等到《王製與大立法者之德》時就有點迷糊瞭。

评分

《密……不透風》極好,對現下人心、文化的動嚮捕捉極準

评分

很有意思,需重讀。

评分

前日檢點電腦中之文檔,發現有一word文檔是對此書的部分摘抄,未竟,覺不能忍,於是昨日藉齣匆匆讀畢。劉子立論高蹈,材料上六經注我,隨意取捨,天馬行空,令愛之者以為纔大如海,而厭之者不免認作主觀隨意;論述方式上不講邏輯,大小前提不加說明,或閃轉騰挪以欲論述之結論為前提;行文風格上不明覺厲,凡是持守自由民主隻論的皆是被“啓濛”弄壞瞭,處處俯視之姿態。但究其所論,其實並不繁復:人天生質素不同,有的人就是應該為王為聖(比如毛,也比如劉子);東西之大哲皆有隱微之教誨(如孔子),唯大哲能知之(如劉子);大哲不可將精思傳於質素較低之大眾,隻可與王、聖言之(所以說劉子誌在國師,並非冤枉);自由民主之說過於淺薄,以古今之視域自可破之,哲人王之世纔是萬代升平之理想世界,且此一理想世界是可欲的,隻要聽劉子的話。

评分

儒傢與現代革命之間的秘傳。含蘊演化的思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