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國文學史(上捲)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文學史 海外中國研究 宇文所安 文學 中國文學 曆史 中國 文學評論及介紹
發表於2025-02-16
劍橋中國文學史(上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有肉眼可見之錯誤,體例風格均不分明的大雜燴。
評分1,觀點和理念的差異先放置一邊,最讓人失望的地方在於,硬傷多。原典沒有注釋版本的情況下許多引文有誤,甚至於有“今宵剩把銀針釭照”這樣的明顯錯誤;論翻譯水平,不少地方有文字生硬和明顯的語病,宇文所安和田曉菲的兩章最差。2,過分強調“解構”“創新”而忽視“實證”,空有噱頭而沒有翔實、有力的論證。其導緻的結果是沒有說服力和過度的曆史虛無主義。3,似乎是為瞭做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在這一點上倒可以算是成功),許多措辭、手法如同報紙副刊,但作為一部文學史來說,嚴謹不足。4,最喜歡的倒是柯馬丁的第一部分。我讀的原典還是太少瞭啊!如果我有時間和閑情逸緻的話,倒想來詳細寫一篇書評。
評分古代文學部分做得不是很好,現當代的部分還不錯。
評分隻看瞭田曉菲寫的部分。
評分修行47th,上部水準不高,講評與選文均無新意,袁行霈先生一套完勝此書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哈佛大學James Bryant Conant 特級講座教授,任教於比較文學係和東亞語言文明係。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古典文學、抒情詩和比較詩學。他的研究以中國中古時代(200—1200)的文學為主,目前正在從事杜甫全集的翻譯。主要著作包括《晚唐詩》(The Late Tang: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 ,Harvard, 2006),《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Harvard, 2006),《諾頓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1911 ,Norton, 1996),《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論集》(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 Ages” ,Stanford, 1996),《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Harvard, 1992),《迷樓》(Mi-lou: Poetry and the Labyrinth of Desire ,Harvard, 1989),《追憶》(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Harvard, 1986),《中國傳統詩歌與詩學》(Omen of the World: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Wisconsin, 1985),《盛唐詩》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Yale, 1980),《初唐詩》 (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Yale, 1977)等等。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自2003年起陸續齣版“宇文所安作品係列”。
本書為劍橋大學齣版社的係列國彆文學史之一,該係列由著名學者主編,因定位的讀者目標為普通大眾,故力求以敘事的方式寫成一本整體連貫、可通讀的文學史,而非僅供專傢參考的研究性論著;同時又能深入淺齣地把相關領域最前沿的觀點和學術成果呈現齣來。
《劍橋中國文學史》力圖實 踐一種新的文學史觀,即文學文化史:相對於傳統的文學社會學分析,更重視物質文化發展——如手抄本文化、印刷文化、雜誌與報紙副刊等——對文學的影響;相對於對作傢個體的強烈關注,更注重文學史的有機整體性,及對一些傾嚮和潮流的梳理;相對於以朝代斷代、將文學史與政治史重閤,則更強調文學、文化的曆史自主性;相對於傳統文學史緻力於將作者和作品定型和定性,則更注重文本的不確定性……因而作者問題,文學的接受史,印刷文化,選集的編纂,文本的製作、流傳與改寫等等在本書中獲得瞭前所未有的關注。
一部新的文學史,是一次重新檢視各種範疇的機會,既包括那些前現代中國的範疇,也包括1920年代齣現的新文學史所引入的範疇。重新檢視並不意味著全盤拒斥,隻意味著要用證據來檢驗各種舊範疇。
——宇文所安
印度雅利安人在婆罗米文字产生之前通过口头传颂的方式记忆、传播《吠陀》。即使文字出现后,印度人仍然长期靠口头传颂《吠陀》。直到公元3世纪左右,写本才正式固定下来,取代口颂传统。 相似的例子就是有1000多年历史的《格萨尔王传》了,总诗行数超过100万行,全凭口头传诵,...
評分虽然从没系统接触过中国文学史,但我一直知道有这么一套书的存在,只闻其名而不知内容,通读上卷之后,有一种站在西方视角整体看待中国文学史的感受。 “整体性”是这套书编写时的一个目的,再一个就是强调文学作品不断被后世编订、完善,是变动的、受历史影响的过程,...
評分鄙人才疏学浅,可能给分有些偏差,见谅见谅 第一章:四星,讲得很流畅,自然地把文明的开端娓娓道来,美中不足在于“历史虚无主义”,怀疑色彩太浓(我大中华历史岂是你能怀疑的)(大雾) 第二到第四章:一星,知识很多,但联想到本书目的“读起来舒服的文学史”,这三章读起...
評分一、概述 按编者在中文版序言中所说,《剑桥中国文学史》一书是剑桥世界文学史系列之一,其主要对象是受过教育的普通英文读者。由此可见,它并不是专供研究人员参考研读的学术史著作,而是更多带有普及性质的文学史著作。当然,相较于学界其他一些大部头的中国文学史,《剑桥中...
評分儘管書剛出的時候就知道是個刪節版,但還是沒有忍住買了下來。剛買的書是最有興趣讀的,間隔久了容易“審美疲勞”,所以也就儘快開始看了。 是書所謂“文學”,並不僅限於以往人們所認為的具有藝術性的文字,而幾乎包含了所有以漢語言文字書寫的文本——愈早期愈是如此。作者從...
劍橋中國文學史(上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