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庵诗话》是叶嘉莹教授根据40年代在辅仁大学听顾随讲课的笔记整理而出,初节选刊发在《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上,后编入《顾随文集》,同时其增补部分也在《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刊登。《驼庵诗话》采用中国古代的诗话体,即,其通常不以系统严密的理论分析见长,而代之以三言五语为一则发表对创作和艺术规律等问题直接性的感受与意见;这些特点都在《驼庵诗话》中得到了体现。《驼庵诗话》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章节。总论中涉及写诗、内容、技巧、评论、欣赏、生活、为人等诸多方面;《分论》中从评议《诗经》、《离骚》开始,着重论说唐诗宋词兼及近人之作。涉及方面颇广,从中系统归纳作者的诗歌思想与理论似有难度。如书中对于“诗心”的强调、对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发展,近年来也都为学界关注;尤其一段段诗话文字妙论层出,许多判断都来自作者对诗歌的强烈感受力,会给读者以很好的启发。这也是我们重点推介本书的原因所在。
本次《驼庵诗话》在三联重版,顾之京、高献红两位学者对其进行了精心的修订,改正了原版大量的错误,这使得本书的面貌大大区别于过去各种通行的《驼庵诗话》版本,应能达到后出转精的效果。她们又不厌其烦地做了很多普及性的注释工作,为的都是让更多普通读者能够更好地阅读顾随、阅读《驼庵诗话》。叶嘉莹教授在书后做了“附记”,对自己与这本书的关系做了说明,由此也可见老一代学人对待师长和学问的情谊与态度。
这书是idlebreeze同学推荐、李小楠小朋友送给我的,所以算是饱含友谊。从前放在桌上,时时可以拿出来看一看;现在还想看,却已经不在手边了,所以作文记之。 顾随先生这书不太走技术流派,反正我看见的都是人生。初时对此书一见倾心,究其原因是我最爱的那几个诗人——曹操,陶...
评分因为喜欢,摘尽喜欢的诗话。这些诗话,是要经常在遗忘的时候用来记得的。 平淡而有韵味,平凡而神秘,此盖为文学最高境界,陶诗做到此地步了。 世上都是无常,都是灭,而诗是不灭,能与天地造化争一日之短长。万物皆有坏,而诗是不坏。俗曰“真花暂落,画树长春”。然画仍有...
评分又到了阴雨迷蒙的湿暖季节,万物总是在雨雾笼罩之下,不那么清晰、不那么敞亮,和心情相关。这几日闲下来时就翻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倒也很有兴味。 因叶嘉莹先生知道了顾先生,可惜这样的大师留下来的书不多,只在大学图书馆里翻到一本他谈禅...
评分又到了阴雨迷蒙的湿暖季节,万物总是在雨雾笼罩之下,不那么清晰、不那么敞亮,和心情相关。这几日闲下来时就翻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倒也很有兴味。 因叶嘉莹先生知道了顾先生,可惜这样的大师留下来的书不多,只在大学图书馆里翻到一本他谈禅...
君如姑娘的评论甚合心(melodielee.lofter.com/post/3b2642_8063b19)
评分怎么会看起来这么费解?
评分三言两语,有的时候发人深省。
评分从这部书看,顾随与木心很像,几些弟子,围绕身边聆听教训,述而不作,温文尔雅,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让若我等无缘分者,只能透过文字了解其人,隔已。
评分如庭间捕蝶,忽而高低,欲脱然得见,必步步紧随,15年中,只是第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