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國家的形成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中國的」過程?本書認為,早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內部就面臨著諸多根本性問題上的深刻危機。而如今這個「現代國家」,是兩個世紀以來對於這些內部挑戰不斷回應的結果。作者探討的正是在其形成過程中,中國本土提供的知識資源,即「現代性」的中國經驗。
在本書中,作者分別從政治參與、政治競爭與政治控制三個角度入手,探索「現代國家」在中國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性議程」:在政治參與的拓展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係問題上,作者重新審視魏源基於經書典章的傳統所提出的思考;在探討公共利益是否能同政治競爭相協調的問題上,回顧晚清改革家馮桂芬的非正統建議在當時官僚中所引起的反應;面對調和國家財政需求同地方社會需要的問題,對比了清政府與共產黨政府通過政治控制所做的不同努力和試驗。
作者認為,中國「現代性」的構建,包括這個現代國家的實現若成為可能,所根據的將不是西方的路徑,而是中國自己的條件與經驗。而中國的「現代國家」經驗,不僅與中國有關,也具有普世意義。
「一位在西方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國歷史專家所寫的關於東方古老國家的偉大著作。」
——魏斐德,《紐約書評》雜誌
「本書對於專制統治的原動力做了細緻、強有力卻依然十分準確而又得體的探討。」
——「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評語
孔飛力(Philip Alden Kuhn),哈佛大學希根森歷史講座教授、東亞文明與語言系主任,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
陳兼,康奈爾大學中美關係史研究講座教授。
陳之宏,康奈爾大學歷史系教授。
北京时间2月15日17点40分,汉学家魏希德在推特上发消息称,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去世,享年83岁,他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在学术界影响巨大;他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等多部论著有力地表达了“中国中心论”的观点,并为日后汉学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孔飞...
评分译者导言 1.正是由于危机根源所包含的超越中国帝制时代的性质,这又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历史起始点。 2.具有合法性的公共利益是否存在?它同现代国家的构建又有何种关系?它对国家与地方社会利益之间合法性边界的界定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就“现代国家”构建而言,这种共...
评分中国的现代国家怎样兴起? “在何种意义上,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是一种‘中国的过程’?”这是孔飞力在他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一书卷首提出的问题。这不仅是本书的问题意识所在,更可以视作孔飞力对于学术研究与中国近代史的总体把握与研究视角。 孔飞力的“现代”,并非...
评分中国的现代国家怎样兴起? “在何种意义上,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是一种‘中国的过程’?”这是孔飞力在他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一书卷首提出的问题。这不仅是本书的问题意识所在,更可以视作孔飞力对于学术研究与中国近代史的总体把握与研究视角。 孔飞力的“现代”,并非...
评分从1970年代起,“晚期帝制中国”这个概念逐渐在美国的汉学界(中国学研究领域)流行起来,甚至连美国清史研究会(Society for Qing Studies)主办的《清史问题》(Ch’ing-Shih Wen-T’i)杂志也于1985年6月更名为《晚期帝制中国》(Late Imperial China),更不用说许多明清史著作...
这本书从魏源写到冯桂芬写到梁启超、章炳麟、毛泽东...从清亡到被列强瓜分到军阀割据、外国侵略、内战到新中国走向近代,就是为了提醒我们ZG依然是个中央集权的国家,ZG现代国家的规划依然未脱离根深蒂固的传统,这还真让人沮丧啊。
评分非常有意思的小書,初看之下,作者似乎用了很多很「隔」的生造的概念在討論問題,但實際上作者的關懷絕非來自先於或外於史料的理論。用一本小書討論絕大問題,自然只能是抓住幾個點來展開,本書的幾個點很值得玩味。如果譯者能把許多概念和作者比較獨特的用詞的英文原文標出,效果會更好。
评分不同于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孔飞力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方向,探讨现代中国国家的起源。在政治参与层面,统治者招纳知识分子进入权力层,只是为了维系精英政治的统治格局,魏源强调士人参政的初衷不是为士人着想,而是加强政治体制和扩大政府权能,但有趣的是,这却孕育了现代性的萌芽。在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层面,冯桂芬对西方议会选举政治的认知虽然尚处于初步阶段,却孕育了"士人选举职官"的思想,只是胎死于朝野上下的批评反对声(认为结党营私恐尤更甚,私人利益恐压倒公共利益)。对农业社会的控制与财政需求紧密相关,这涉及到基层社会治理与稳定和地方需求,而其主导问题便是掮客中介的吸血,新中国的农业集体化便是以极端方式消除掮客,只是又产生了新社会问题。孔飞力对中国能否步入现代性表示乐观,认为有其孕育条件。
评分这本书从魏源写到冯桂芬写到梁启超、章炳麟、毛泽东...从清亡到被列强瓜分到军阀割据、外国侵略、内战到新中国走向近代,就是为了提醒我们ZG依然是个中央集权的国家,ZG现代国家的规划依然未脱离根深蒂固的传统,这还真让人沮丧啊。
评分此本未遭阉割,可读。译者前言和孔飞力导论都值得再刷。汉学家进入中国历史研究本身就带着异文化的背景,所以自然会有比较文明的视野。反观本土的土鳖,要么学识有限,视野狭隘,要么自我陶醉,沦为帮闲。就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而言,孔飞力的研究无疑要比土鳖的乾嘉考据高一个层次了。集体化破坏吏治国家与编户齐民的中介力量,小共同体失去生长空间,世纪悲剧再次沦为大共同体本位。以民族、爱国为话语的救亡运动挤压了民zhu的成长空间,自治运动又让位于大一统国家的渴求。可以说就是一个作死的状态,如果要寻找现代性的内在根源,你就可以发现这个过程其实是在不断抛弃现代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