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正义

迟到的正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何家弘
出品人:
页数:311
译者:
出版时间:2014-7-1
价格:CNY 4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35448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法律 
  • 刑诉法学 
  • 司法 
  • 中国 
  • 迟到的正义 
  • 何家弘 
  • 正义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近年来类似案件频繁曝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书选取了对我国司法有较大影响力的十大冤案,旨在通过对滕兴善、张氏叔侄等十大冤案的简要回顾,以客观的视角,分析错案形成的原因。这不是一本单纯的错案剖析著作,而是通过10个有影响的错案,系统地分析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类似案件以后不要再发生。本书定位于法律文化读物,每个案例单独成编,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侦查与推理并存,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忽然想起1:29:300的海因里希法则,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也许某种程度上典型错案也代表其背后更多潜在错案的存在。 疑罪从无的意义在这里得以深刻体现:比之错放这一个错误,更严重的是错判,因为它不仅使得真凶逍遥法外,而且还使...

评分

一书读毕,诸多感慨。这本书并没有预料之中的精彩,但当中所涉及和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深思。 首先,从这本书的角度讲。编者在案例的选择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十个案例足够著名、足够经典,而每个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也具有代表性;在案例的编写上,编者选择了每个案例中最为突出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刑事诉讼法是活的宪法”言犹在耳。何家弘作为国内刑诉大咖,案例式的写作与其说是法学案例研讨,毋宁当做向公众敞开的中国司法史的晦暗一面。法学的论证在叙述中让位于新闻式的煽情描述,目标读者群体的扩张似乎部分牺牲了对于案件的学理研讨——但如果教义学的研讨无法与公众勾连,或许法学家书斋里的奋笔疾书只不过是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刑事诉讼极为显著的公权力属性使得公众必须被置于在场的地位,作为舆论场的审判者、或是“正当程序”荡然无存的司法迷雾中的祭品,又或是本书的读者。有罪推定从实体法律中被清除,却滞留于司法实践中的每个角落: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片面取证,审判制度化地操纵于审委会乃至行政权力,又或是成为民意的“法槌”;口供的迷信与限期破案的行政“发包制”,刑事诉讼法的改革与实务践行,长夜漫漫路迢迢。

评分

迟到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这本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读的。那时候我刚刚转到法学院,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法学方面的案例书。

评分

哪怕是现在的中国,依然不可能完全做到疑罪从无,疑罪从轻虽然从法学角度来说像个笑话,但确实是实践里行政、检察系统和司法妥协的产物。即使是美国在面对辛普森杀妻案这样的案件时,民调也与陪审团意见相左,更不要说有重刑传统的中国。迟到的正义非正义,但正义路上的沟壑也许真的只能以一个又一个蹉跎于牢狱的生命慢慢填平吧。孤证不定案,测谎仪警犬等技术手段仅作参考意见,劳改劳教取消,严禁刑讯逼供等等……相信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吧。

评分

有不少可当作司髪史、当代史的史料来看。运动式执髪,运动式治理模式,乃珙党之祖宗心髪,这样的政治制度没有改进,血的教训就只会更沉重。当前髪治文明的进步受惠于技术手段的改善,但刑诉程序、人权运动步履维艰、监察委的横空出世等等又给髪治蒙上浓重阴影。读的时候经常想起此前关注多年的鄙省聂树斌案,能不怅然。

评分

这本书很像是司法案例纪实,作者不太擅长写故事,故事不生动,人物不鲜活,同类型的无罪辩护,真相并未走远要好很多。这大概也是拿着二手资料讲故事和亲历者的角度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