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话语政治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刘禾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政治学 中国近代史 思想史 符号学 近代中国思想与文化
发表于2025-02-22
帝国的话语政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延续《跨语际实践》的理论框架,从夷与barbarian的不对译关系展开,引出两大帝国的主权想象。其中分析了19世纪philology与殖民权力,这部分最为精彩。也许是翻译的原因,相较于《跨语际实践》更易读.....
评分对本书我的收获是:1. 刘禾将衍指符号(super-sign)理论运用到了late imperial时期中西的文化冲突上,探讨了翻译中的权力运作机制,对于夷/i/barbarian的分析颇精彩。2. 联系了语言学、国际法、主体哲学三个领域,探讨自然(自然法)、惯例(成文法)、主体间性、殖民权力的类比
评分自1832年的某一天开始,“夷”的翻译,Foreigner和barbarian的争论,预示着“朝贡体制”的崩塌和“条约体制”的来临。刘禾有着深厚的学养,她对中西材料的运用在中国近代史领域怕是无出其右了。
评分超棒。颠覆认知的著作。
评分围绕着主权确立过程,追溯符号话语,语言权力,语言共度,摄影术,架构了庞大的话语体系。
刘禾,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以及密歇根大学比较文学和亚洲语言文化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97年获美国古根汉(Guggenheim)学术大奖。英文学术专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年),Token of Exchange(主编,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年),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年),Wrirink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与Judith Zeitlin合编,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200 3年);中文专著有:《语际书写》(香港天地出版社,1997年;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持灯的使者》(主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跨语际实践》(Translingual Practice一书中译本,三联书店,2002年,2007年)等。
本书聚焦于19世纪晚期大清朝与英国之间的“帝国碰撞”,对“帝国”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历史研究。作者以主权想象为中心,着重分析法律、外交、宗教、语言学及视觉文本中的知识传统和话语政治。通过爬疏相关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作者处理了大量不同种类的文本和历史事件,如国际法、符号学、帝国之间的礼物交换、传教士的翻译、语法书,甚至还有殖民摄影术,而这一切都由与欲望和主权想象有关的帝国的话语政治这条主线贯穿起来。作者的核心关怀是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帝国是如何被帝国的话语政治“塑造”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
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19世纪以来围绕主权想象的跨文化知识传统和话语政治”。与很多近代史研究的著作不同,它的关注点放在了语言等表意符号上的政治碰撞——“跨语际”的主权想象和冲突上面。 该书所着重分析的几个符号事件,如衍指符号“夷/i/barbarian”的创造、《新约全书...
评分在中国古代文书典籍中,华夷这个词具有丰富的含义。我对此做了一定的总结,如下: 1. 政治地理概念。出自《周礼》职方氏,王畿之外分九服,夷服去王国七千里。华的含义就是中央行政区。这不单单是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政治地理概念。华就是中央政权所在地。中国古代按照...
评分刘禾的书研究的是符号在跨语言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以观察帝国的碰撞,具体而言是近代中西方的冲突历史。现在我主要读了第一、二、三章。 刘禾说这本书是她在翻阅大量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公文时获得的灵感。在第二三章中,她选择了一个汉字中的“夷”作为论点,其实用她的方法论,...
评分刘禾在她的上一本中文著作《跨语际实践》中批判了翻译行为所预设的等值性,把以往被人们当作中介的翻译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讨论。有书评反驳说中国的跨文化交流早就有了,刘禾虚张声势;与现代西方思想对汉语的影响相比,古代佛经对汉语的影响可能更大。 但是,这个批评恰恰...
评分刘禾的书研究的是符号在跨语言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以观察帝国的碰撞,具体而言是近代中西方的冲突历史。现在我主要读了第一、二、三章。 刘禾说这本书是她在翻阅大量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公文时获得的灵感。在第二三章中,她选择了一个汉字中的“夷”作为论点,其实用她的方法论,...
帝国的话语政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