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伊懋可 编者:刘东 译者: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
伊懋可(Hark Elvin),1938年生于英国剑桥,剑桥大学毕业。1990年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中国史教授。曾在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师和海德堡大学任教,在哈佛大学做过访问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的模式》、《另一种历史:从一个欧洲人的视角论中国》、《华人世界变化多端的故事》,合编了《中国文化图集》、《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还发表了署名为约翰·达顿(John Dutton)的小说《圣伊莱斯集市》和《虎岛》。
伊懋可编著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森林滥伐概览、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战争与短期效益的关联、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从物阜到民丰的嘉兴的故事、汉人在贵州苗族家园的拓殖、遵化人长寿之谜、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等12章。
英国环境史教授伊懋可的大作——《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出版了中文版。看名字就让人兴味盎然,大象是有趣的动物,甲骨文里就有“象”字,《吕氏春秋》里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说明至少在商代时黄河流域还生活着众多大象。另外,河南省的简称“豫”字,就是...
评分 评分今天的中国境内,仅在云南边境的零散保护区内才能看到野生大象的踪迹,但在历史上,它的分布却广泛得多——河南省的简称“豫”,便是因远古时代有野象而得名“豫州”,殷商时代常有捕猎野象之举,但三千多年来随着土地的开发和气候变化,大象逐渐退向西南的角落。“大象的退却...
评分中国环境史专题著作,十分宏大的主题,作者文献意识和材料搜集能力令人佩服,从上古诗经尚书到诗词歌赋再到地方志以及当代的地学论文,从梅雪芹老师的后记中也可以看出,翻译是个艰巨的任务。 作者从环境史的明星动物,象,入手来述说人类在中华大地的扩散,而更为敏感的是,汉...
作者应该觉得自己是个中国通吧,覆盖面挺广的。然而讲了那么多有support你的论点么?而且哪些文人并不能代表中国啊,真正种田的人是农民。还显摆了可持续发展的那个经济模型,但只是提到了而已…
评分历史就是过去与现在永无休止的对话;环保的今天,更要看看人类与环境互动的昨天。
评分历史就是过去与现在永无休止的对话;环保的今天,更要看看人类与环境互动的昨天。
评分以大象的退却为引子,展开对中国千年环境变迁史背后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经济、社会与政治制度影响因素等的诸多探讨,引用文献资料极为庞杂丰富,交叉综合的研究方法和点面结合的论述视角值得学习。唯一遗憾在于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不够,全书内容缺乏统一的线索和逻辑贯穿,显得比较散乱。
评分资料极为翔实,有精辟的论述。有趣的地方在于,作者一不能理解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二不能理解《五杂组》的作者谢肇制为什么那么科学却又坚信看到了龙?三非要死命分析谢灵运的《山水赋》,由此看来,作者还是对中国古代的游戏规则不大熟悉。太难为作者了,深切同情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