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罗妮克·莫捷,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社会和政治科学研究部主任,瑞士洛桑大学社会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性存在、性别政治、国家理论、女权主义政治哲学和话语分析。在以上领域著述颇丰,曾出版过《性存在政治:身份、性别、公民权》(与特雷尔·卡夫合著,2006年)等。
当今世界中,性无处不在。但它为什么能决定我们究竟是谁呢?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性存在,我们的性存在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对于性的态度因为女性主义、宗教和艾滋病病毒发生了哪些改变?
这本性学小百科不仅讨论了上述问题,而且探究了性规范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今围绕性和性存在的主要争议,特别是女性主义、恋童癖、同性恋政治、性教育、优生学等概念。
文/吴情 “记住,不许胡闹,男孩/女孩得有个男孩/女孩的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类似的话,多数人想必并不陌生。它以绝对命令的形式向我们单方向传递一个信息:你是男孩/女孩,应该如何如何。我们的生活,自出生时起,便伴随着父母亲一声“是带把还是不带把的”,也...
评分“性存在”是Sexuality的翻译,这个词有时被译作“性态”或干脆是“性”。以此为题目,本书似乎想要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性?为什么我们思考性的时候,要从一个抽象的名词Sexuality开始?作为读者,一个最基本的好奇心或许是,Sexuality这个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
评分 评分“性存在”是Sexuality的翻译,这个词有时被译作“性态”或干脆是“性”。以此为题目,本书似乎想要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性?为什么我们思考性的时候,要从一个抽象的名词Sexuality开始?作为读者,一个最基本的好奇心或许是,Sexuality这个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
开始看得很仔细 后来就比较囫囵了 没有过多的刷新知识 作为了解可以 但要深入了解这个还是比较简略浅显了
评分简洁明了的,介绍当代性学发展前沿的一本小册子。
评分“某种意义上,性存在是我们自身的一个可塑的特征,是身体、自我身份和社会规范的一个联结点。”
评分一本很有意思的小冊子 值得推薦給每一個關心平權運動的人 (好想在讀書會上推薦這本書!) 不足:翻譯 sexuality 隱晦地翻成性存在,放在文本裡面不如性行為直白。。。。 英文與中文沒有對應行列的標註,對照起來太麻煩了 刷新我認識的詞: 1.奧根 orgone 2.兒童性慾(性存在)–戀童癖(中文這麼翻就帶走貶義) 3.優生學(優生優育,不知是否我國存在國家強制絕育) …… 之後會再翻一遍做筆記的
评分围绕性多元以及权利关系互搏展开讨论,性存在问题归根结是道德社会生物三方问题,性的讨论与平权运动是权利关系的密集转接点,主要是性历史、模式和规则,多次引到福科,但并未过多的触及到他谱系学中性伦理与自我真相联系,仅是点到即止,算是中规中矩的入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