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费孝通积极从事民族工作,曾率领中央访问团在贵州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访问、调查。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1955年到贵州进行民族识别,1956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深入民族地区。1957年以后主要从事翻译和边界问题研究。1979年当选为社会学研究会会长。1980年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他还历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顾问、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6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50年来,费孝通一直致力于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坚持深入实际从事社会调查。为表彰他在人类学研究中作出的杰出贡献,1980年 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利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1981年度赫胥黎奖章,成为第一位接受这项荣誉的中国学者。1982年12月,英国伦敦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荣誉院士推选委员会推举他为该校荣誉院士。1988年获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亚洲文化大奖。

费孝通至少有两件事会被历史记住。第一面对着专制者的残暴,费孝通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了比枪声更为响亮的呼声,第二件事他在《这是什么世界》一文中写到:“一个国家怎能使人人都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被杀!人类全部历史里从来就没有过这种事。我们如今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这两段叙述让世人感觉到了费孝通作为民主斗士坚定激进的一面,翻看同一时期费孝通的文章会发现与其说费孝通是一个民主斗士,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理解晚年费孝通,非走入费孝通的个人世界不可。这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两个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费孝通
出品人:
页数:1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1
价格:21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4714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费孝通 
  • 农村 
  • 中国 
  • 社科 
  • 文化 
  • 社会 
  • 经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乡土中国》由费孝通所著,《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文 / 芮娜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费先生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写成,篇篇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却深沉精确;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

评分

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应该是农业社会中的特有现象,中国几千年来在这种文化形态中培养起了独特的中国人、独特的国民性、独特的文化性格。中国人早已在心理上将这种文化深深烙进心中与自己融为一体,即便是今天,乡土文化形态中的人伦与社会关系也时常在生活中为我们...  

评分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严格来讲,是1938年;1947年,出版。它是费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课内容,所开的课恰是“乡村社会学”。 据费先生在序言中所说,那个时候,他不喜欢“照本宣科”,总想着与学生探索一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再加上,“乡...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解放前,這算是一部很具有前瞻性的理論指導性論文集。還需要多讀幾遍反覆咀嚼才能弄懂所有。

评分

00:46 一口气看完了“自己”

评分

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论点。但是否恰如其分,有待查证。

评分

讲述“人情社会”的由来

评分

读得囫囵吞枣,需要再细读。读完感受:一本珍贵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