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二十世紀

短二十世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汪暉,1959年10月生,江蘇揚州人。曾就學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呐喊><彷徨>研究》(1991)、《無地彷徨——“五四”及其迴聲》(1994)、《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4)等。

出版者:牛津大學齣版社
作者:汪暉
出品人:
頁數:5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NT$52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472080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學 
  • 汪暉 
  • 曆史 
  • 中國政治 
  • 中國現代史 
  • 文化研究 
  • 政治 
  • 近現代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二十世紀落幕瞭。英國曆史學傢霍布斯邦在歐洲的視角內,將這個世紀界定為從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至1991年蘇東解體為止、作為“極端的年代”的短二十世紀。與作者的看法不同的是,在《短二十世紀》一書中,作者將中國的二十世紀界定為從1911至1976年為止、作為“漫長的革命”的短二十世紀──這是一個極端的、但同時也是革命的時代。

本書作者論述瞭中國在這個“短世紀”中的兩個獨特性:第一個獨特性集中於這個“短世紀”的開端,即在革命建國過程中的帝國與國傢的連續性問題。第二個獨特性集中於這個“短世紀”的終結,即革命與後革命的連續性問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现在国内出版发行了吗,网上书店都还没有这本书,有没有人已经看过,重点是,,,,,,哪里可以买到呢? 。。。。。。。。。。。。。。。。。。。。。。。。。。。。。。。。。。。。。。。。。。。。。。。。。。。。。。。。。。。。。。。。。。。。。。。。。。

評分

- 所謂讀完了這本書, 但中間有不少文章只是應付過去, 甚至有一章是跳著來讀。老婆說我你讀完一陣這書後, 總像吐了十公斤的精力出來那樣, 惶然若失。確實如此, 讀這本書對我來說一點不容易。 - 有朋友說汪暉的書你不看也罷, 那只是語言迷宮。讀完這書我不完全認同這說法, 但從文...  

評分

- 所謂讀完了這本書, 但中間有不少文章只是應付過去, 甚至有一章是跳著來讀。老婆說我你讀完一陣這書後, 總像吐了十公斤的精力出來那樣, 惶然若失。確實如此, 讀這本書對我來說一點不容易。 - 有朋友說汪暉的書你不看也罷, 那只是語言迷宮。讀完這書我不完全認同這說法, 但從文...  

評分

- 所謂讀完了這本書, 但中間有不少文章只是應付過去, 甚至有一章是跳著來讀。老婆說我你讀完一陣這書後, 總像吐了十公斤的精力出來那樣, 惶然若失。確實如此, 讀這本書對我來說一點不容易。 - 有朋友說汪暉的書你不看也罷, 那只是語言迷宮。讀完這書我不完全認同這說法, 但從文...  

評分

- 所謂讀完了這本書, 但中間有不少文章只是應付過去, 甚至有一章是跳著來讀。老婆說我你讀完一陣這書後, 總像吐了十公斤的精力出來那樣, 惶然若失。確實如此, 讀這本書對我來說一點不容易。 - 有朋友說汪暉的書你不看也罷, 那只是語言迷宮。讀完這書我不完全認同這說法, 但從文...  

用戶評價

评分

中國的20世紀在70、80年代終結的,西方的20世紀是在90時代終結的。當前的形勢是,資本主義國傢已經齣現瞭深刻的危機,當前看起來隻有中國似乎是未來世界的源泉或核心。但中國自己也麵臨著重大挑戰,那就是去政治化的政治與國黨傾嚮日益明顯,構建新型服務型政府已經擺上瞭人民大會堂。汪很迷戀過去的一些經驗,包括文革的經驗,他認為政治性是改造社會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如果缺乏瞭它,各種問題就會陷入到無解的境地,不過若政治化再造與政治化弱化本是一種循環的過程,那又該如何?這個問題可能是所有的未解之謎中的一個小問題。

评分

對20世紀中國革命解釋類似於一種“迴心型近代”以及“從中國發現曆史”的範式,但是,相較於“近代的超剋”之於日本“脫亞入歐”和“中國中心觀”之於“衝擊-迴應”模式,汪暉這一視角的反思性和批判性顯得比較弱。任何一個研究者都必然是站在somewhere進行言說的。固然汪暉對於中國革命的反思突破瞭80年代的二元模式和確定論的範式,但是易陷入一種民族主義的窠臼中,如何尋找一個where去反思中國革命需要從範式上的更新,這事隻能靠自己,藉由外國視角看我們自己,隻會陷入“由東而望,不見西牆”的睏局中。

评分

中國的20世紀在70、80年代終結的,西方的20世紀是在90時代終結的。當前的形勢是,資本主義國傢已經齣現瞭深刻的危機,當前看起來隻有中國似乎是未來世界的源泉或核心。但中國自己也麵臨著重大挑戰,那就是去政治化的政治與國黨傾嚮日益明顯,構建新型服務型政府已經擺上瞭人民大會堂。汪很迷戀過去的一些經驗,包括文革的經驗,他認為政治性是改造社會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如果缺乏瞭它,各種問題就會陷入到無解的境地,不過若政治化再造與政治化弱化本是一種循環的過程,那又該如何?這個問題可能是所有的未解之謎中的一個小問題。

评分

這一短二十世紀的序幕是1898戊戌改革的失敗(尤其是1905年前後)至1911武昌起義爆發,尾聲則是1970年代後期到1989年的所謂“八十年代”。汪暉發現,短二十世紀是一個政治化的世紀,政治整閤、文化與政治(理論辯論與路綫鬥爭)和人民戰爭(群眾路綫是其基本策略,人民戰爭塑造瞭能動的階級主體)。而伴隨著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新權威主義(政治保守主義+市場激進主義)的衝擊和去政治化的政治(蛻變為管理範疇的政治,失去瞭以一定政治價值為前提的政治主體間的互動關係),所産生的是代錶性斷裂(和前兩個概念在某種意義上是統一替換的,即政治形式和社會形式的脫離)。這一背景下齣現瞭新窮人和新工人,二者並未能結閤在一起實現極強的社會動員。汪暉還用這一框架考察瞭兩岸關係。

评分

對20世紀中國革命解釋類似於一種“迴心型近代”以及“從中國發現曆史”的範式,但是,相較於“近代的超剋”之於日本“脫亞入歐”和“中國中心觀”之於“衝擊-迴應”模式,汪暉這一視角的反思性和批判性顯得比較弱。任何一個研究者都必然是站在somewhere進行言說的。固然汪暉對於中國革命的反思突破瞭80年代的二元模式和確定論的範式,但是易陷入一種民族主義的窠臼中,如何尋找一個where去反思中國革命需要從範式上的更新,這事隻能靠自己,藉由外國視角看我們自己,隻會陷入“由東而望,不見西牆”的睏局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