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裏爾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奧地利詩人,二十世紀最傑齣的德語韻律詩人,被奧登稱為“十七世紀以來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代錶作有《鞦日》、《豹》,長詩《杜伊諾哀歌》。裏爾剋除瞭創作德語詩歌外,還撰寫小說、劇本以及一些雜文和法語詩歌,其書信集也是裏爾剋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裏爾剋對19世紀末的詩歌體裁和風格以及歐洲頹廢派文學都有深厚的影響。
*譯者:陳早,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2009年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係旁聽,2009-2012在上外德語係攻讀碩士學位,2012至今,在上外德語係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衛茂平教授),專研裏爾剋,現在德國波鴻大學交流。
《布裏格手記》是中國大陸從德文原文直譯的完整版(包括未齣版的完整手稿),舊譯《馬爾特手記》。
《布裏格手記》是詩人裏爾剋平生創作到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創作曆時六年,全書沒有貫穿始終的情節,由71節看似各自獨立的片段式隨想拼綴而成。本書主人公是28歲的丹麥破落貴族布裏格,他浪 跡巴黎,寫下七十一篇劄記。手記可粗略分為三大部分 :布裏格的巴黎印象、童年迴憶,他對認知、寫作、時間、存在和曆史的反思。
《布裏格手記》的很多片段直接取自裏爾剋的書信和日記。在裏爾剋的原始手稿中,首末兩節分彆存在其他版本。這些原始材料國內至今還沒有譯本,因此,在中文版裏,這些珍貴的材料也會補充到正文之後。
大概是有流浪情节吧,凡是跟“在路上”有关的文字总是能最先吸引我的视线,我想,这也是这类书籍之所以成为书店里畅销书的原因——想必像我这类傻呵呵地用想象在文字中神游的读者不在少数。 《马尔特手记》一个流浪诗人的流浪小说,严格意义上说既不属于小说也不属于游记,更...
評分里尔克 “布里格手记”(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的第一个汉语全译本。方瑜于《译序》中说:“执笔翻译《马尔泰手记》,对我而言,实在有点不自量力。起初也没有想到终于能够将它全部译出来,如果没有外子的帮忙,这本书决不能有完成的一天,他根据四本不...
評分大概浏览了其注释,细读了第一节 比较参考了 艾洛,Dasha的译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369555/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425346/ 对照Engel的评注本作为底本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3231/ 我也不太清楚是出版社选题找的译者(现在多数情况如...
評分但凡我钟爱的男作家,都有着一颗柔软的最懂女人的心。可能是我比较狭隘,但当君看完这段话之后,便知引得多少英雌竞折腰:“命运总是喜欢发明一些模式和规划。命运的困难在于它自身的复杂多变。而生活的艰难却是由于生活本身的简单。构成生活的事物寥寥无几,但它们的宏...
評分作者是奥匈帝国晚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之一,要是没有这样一批人,又有谁会记住布头帝国呢! 此书是作者惟一一部长篇笔记体文学作品。既然是诗人,那么此书带有诗的感觉就非常正常了。虽然是笔记体小说,但更准确的应该是散文诗集,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基...
正式齣版的新書《布裏格手記》,頁221注釋2的“1936年”應改為“1925年”。 譯者筆誤加編輯失誤未看齣來,在此更正,並嚮讀者錶示歉意。
评分和林剋譯本對照閱讀,底本應該是不同的,兩者各有韆鞦,彼此參考閱讀更有利於理解,此版注釋略冗繁,引用的文本與圖像有時有助於理解,有時則多餘乃至詮釋過度瞭。
评分裏爾剋是天纔。大段大段被標識齣來的段落,太多齣人意料的想法。把小說寫成詩,關於生死、愛和被愛。
评分在四星和五星間搖擺
评分裏爾剋的調調,總覺得還是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或者說穿越那個“蟲洞”,像荷爾德林和卡夫卡那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