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是穆西尔的处女作,发表于1906年,为作者在大学撰写哲学博士论文期间所写,先后遭到多家出版社拒绝,最后Rowohlt接受了这部作品,被评论界誉为第一部带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特色的小说。不过,独具特色的穆西尔式精神探索在这部小说中初露端倪,他精细地分析了青少年发育成长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穆西尔非常神奇地预测到日后被印证的事实——理性化的现代社会走向专制与暴力的必然性,以及制度对个人的压制。
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奥地利作家,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文学大师之一,生长在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十七岁进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一九○三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一九○六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获得好评;一九○八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放弃在大学任教机会选择了作家的职业,后又出版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一九三○年出版潜心十年创作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一九三三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一九三六年因中风险些丧命,由于疾病缠身,终未完成这部巨著。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五日,穆齐尔在瑞士日内瓦的寓所溘然长逝。穆齐尔生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没有个性的人》的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齐尔热,人们把他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
《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读的时候一边同样地感到困惑,一边有种强烈的被理解的感觉:抽象地看,必然被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冲突所带来的不适所困扰。梭罗说:生活方式有如此多种,又何必褒奖一种而贬低另一种呢?二元观点、双重思考的焦距变换都会带来晕眩,更不必提多重标准了。 ...
评分穆齐尔一度在西方掀起过热潮,但即使在最热的时候,他也显得十分孤单。虽然将他与卡夫卡、乔伊斯以及普鲁斯特并列,但与后三者相比,他似乎一直游离在外围。在中国,他更是读者寥寥,我对他的全部印象来自于米兰·昆德拉的一段评价和那本著名但尚未拜读的《没有个性的人》。在1...
评分在图书馆偶然拾起一本书《学生托乐思的迷惘》,居然还蛮好看,里面的内容很唯心,让我忽然记起以前自己总是对很多事或物有说不清的奇妙感受,只是都被自己压制或者忽略了,可如今看来,唯物虽正确,理性虽好,但人活成计算机的样子(忘了之前听谁说过未来机器越来越像人,人越...
就是看的有点累,看完后我自己也困惑了
评分十九世纪清新幻想青春伤痛小说,隐隐透出一丝幽默,笑到绝倒『写成这样不容易啊,敢再破烂点么?顺:译者,校对不科学
评分发现错别字若干
评分为毛我总是把这些应该在中二期读的小说留到现在呢……
评分发现错别字若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