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学术大师,古史辨学派创始人,中国现代民俗学、历史地理学奠基人。先后在厦门、中山、燕京、北大等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创办朴社、民俗学会、禹贡学会等,主编《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等。1954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他是钱穆的伯乐,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侯仁之、白寿彝、唐德刚、胡厚宣、王钟翰、徐文珊、张维华、冯家昇、朱士嘉、郑德坤、王树民、胡道静、程应镠、刘起釪、方诗铭、黄永年等史学名家共同的老师。
◆他是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届人文组院士还有胡适、冯友兰、金岳霖、傅斯年、陈寅恪、陈垣、梁思成、郭沫若等27人。
◆1954年,毛泽东提议点校《资治通鉴》,钦点他参加“标点《通鉴》小组”,他是总校对。
◆1971年,经周恩来提议、毛泽东批准,他受命主持校点“二十四史”工作。
◆2015年4月8日,李克强总理为他的“古史层累说”做新解:“顾颉刚提出了一个‘古史层累说’,其实正面理解应当说,每代人都有积累、有发展、有丰富。如果后人累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当代社会、有利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那我们何乐而不接受呢?”
◆他出身江南第一读书人家,是一位著名藏书家,藏书共计46000余册,其中线装书约6000部。
◆不懂宋蒙三百年就不懂中国:辽宋夏金元,是中华民族内部族群竞争最激烈的时代,也是中华文明大踏步演进的时代
◆名师讲义,可读可信: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第一把交椅,发掘或培养钱穆、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白寿彝等大批史学名家;毛泽东钦定主持二十四史点校、李克强总理为其学说做新解的史学大师顾颉刚权威撰写,通俗讲述
◆小说笔法正说历史:辽太宗入主中国后,风光得意的同时,又总觉得气闷,老想返回契丹故土,这是为什么呢?铁木真家族受过哪些屈辱,又是怎样报的仇,并且一统天下的呢?……
繁华绝世、武力显赫的宋朝,为何总是受到异族的压制?或者也可以反过来一问,总是受到异族侵迫的宋朝,为何还能繁华绝世?
从杯酒释兵权、机关算尽的赵匡胤,到凭两千人起事、气吞万里的阿骨打,从一统八部、摧枯拉朽的阿保机,到东征西讨、天下臣服的铁木真,宋辽夏金元如何轮番征战天下?他们的崛起、壮大与衰落之路有何异同?为何中国各族的争存,会在这三百年达到一个高潮?
钱穆的伯乐,教出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侯仁之、白寿彝、胡厚宣等众多史学大师的传奇老师,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着第一把交椅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带着满腔诚意轻松开讲。原来,历史的发展趋势虽属必然,却充满了巧合与无奈……
文/夏丽柠 顾颉刚,1893年生于江苏吴县(苏州)的书香人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校任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和古史辨学派创始人,在民俗和吴歌的研究上,亦有巨大成就。 《国史讲话》系列丛书,主要源自顾颉刚先生的演讲和讲义稿。《上古》是1939年...
评分很喜欢。 读来不累,好像闲话家常。 是有底气、有货色的。也是能说会道的。但是不是故作惊人之语的那种。是平和的老者在讲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知不觉就读完了。 如果每一本史书都这样,读史的人会多很多吧。
评分中国历代王朝基本都面领着北方异族的入侵压力,宋时期尤为突出。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到烛光斧影承袭帝位的赵光义,由于其正统地位的不光彩,宋王朝的皇帝总是防着臣下拥兵自重的伎俩反噬其身,所以宋朝历来兵力孱弱,这也给北方的游牧民族得到了窥视中原的机会。而在这...
评分文/夏丽柠 顾颉刚,1893年生于江苏吴县(苏州)的书香人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校任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和古史辨学派创始人,在民俗和吴歌的研究上,亦有巨大成就。 《国史讲话》系列丛书,主要源自顾颉刚先生的演讲和讲义稿。《上古》是1939年...
评分书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宋、契丹、金、西夏、蒙古的简略兴衰史,顾先生采取的是平铺直叙、通俗易懂的平民讲史方式,将这个时期的历史框架勾勒得一清二楚,这种轻松的氛围实在是引人入胜,它不像专业学术那样刻板,却又不失严谨之风,真可谓大家境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此书绝对...
写史清澈,不带颜色
评分唐朝节度使制度的余波造成群雄割据的五代十国混局,赵匡胤在后周的余热下建立了北宋,而宋朝竟成为外族压迫得最为严重的一朝。政治上的保守导致战事以主和割地为主,赔款更是掏空了国库,最后徽、钦宗被俘国都被迫南迁。西夏、辽、金、蒙古等外族开始登场,蒙古凭借着摧枯拉朽的军事实力从一个部落发展成一个主宰大部分亚洲以及部分欧洲的庞大帝国。军队所到之处屠戮掠夺之事比比皆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打通东西方的交流。附篇补充的十政治学术文化方面,宋朝诞生自成流派的道学,王安石新政屡屡受挫。元朝重要官员任用蒙古人、色目人为主,汉人、南人地位低下,蒙古人自得志于中原以来竟开始追求娱乐,导致元曲的兴起。
评分讲故事的方式讲了宋蒙的全段历史。简洁但没有吸引力,有些枯燥。
评分初衷就是拿来作中学教材的 并非历史研究专著 浅显易懂 有什么好指摘的
评分大师好像想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讲历史 ,然而失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