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没有激情的时候,他是没有智慧的。”评论司汤达的这句评价同样能总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大显性特征,读他的作品,读者的很难不被其四溢的激情所感染。重温《罪与罚》仍能感受到身心涤荡、思绪狂潮的震撼。 煌煌50万字,故事情节顺着辍学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放高利贷...
评分第一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他的文笔很平淡普通,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没有什么经过太多抽象的分析的东西,但很真实,读着也很舒服,总比那些内容空洞只有无意义的词语堆砌的东西值得一读。 这本书,吸引我的,内容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便是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陀的...
评分为方便叙述,我把人的精神意识大致分成两个部分: 其一属于原始本能,是先天的,是生存、性交、权力的欲望,成为强者,征服世界,这是生命冲动和激情,是外向的、侵略性的,完全忠于个体,在不同物种身上表现得比较一致。 其二属于伦理道德,是后天的、理性的结果,它服从于种...
评分试图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无疑需要勇气与底气,我几乎不敢下笔。面对如此深刻丰富的主题、高超的情节安排、严密的逻辑构架、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真切把握、透彻的现实洞见、长远卓越的见识,我的任何理解与评论都可能显得可笑与肤浅。我只有尝试着挑出这本小说的冰山一角,...
评分从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读《罪与罚》作者:陈翰捷 提交日期:2007-7-4 9:06:00 | 分类: | 访问量:38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以赛亚书9章2节) 冰冷而辽阔的俄罗斯大地,有着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铺天...
寄生兽的故事情节完全就是脱胎于罪与罚尾声里男主做的梦:人类被一种瘟疫控制,互相残杀,各自认为自己的理论与道德无懈可击,互相约定却又互相背叛。寄生兽电影里小右有一个在看罪与罚的镜头,现在看完书才明白,这是小右觉醒的开始。为了一个“正义的”理想,人是否就可以凌驾于其他的生命?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牺牲和流血是否就是理所应当?每个人的心中都暗藏着一个暴虐的君王,但他也必须跪倒在受尽苦难的牺牲者脚下。加缪在反抗者里大量的引用了陀斯妥耶夫斯基,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想法和陀翁一脉相承,人没有杀人的权力,因为任何人都不是“神”。
评分其实我一直有想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伟大、渊博的作家、思想家都相信上帝呢?为什么在现代人这貌似很好推翻的理论会有那些比我们思考得更深、更远,且思考过千万遍的人更深信不疑。关于人间的一切我并没有悟到什么,而只有一种模糊的感觉。我所能确定的,只是我的渺小与无知。
评分拉斯柯尔尼科夫。粗糙的有重量的行文方式。
评分2016.1.28—3.24读毕。1.有不少或深刻精彩或真情动人的心理与言行及情景场面的描绘,以及对特殊的思想的论述,也有不少冗余拖沓的无谓废话。2.在我看来,拉斯科尔尼柯夫的理论思想与实践行动并无错误,我十分认同与支持,问题是他的软弱多情与怯懦,他因而卑微无能,成不了拿破仑。陀思妥耶夫斯基结果是否定这种思想并推崇亲朋的关爱与宗教的忏悔救赎以救世的吧,这一点素来被共产主义革命者批评。3.译者水平及所据原本语文未知(可能是转译自英文,因为附录的同译者的导读当原为英文),翻译有些不够晓畅,但基本令人满意,有些错别字。
评分许多作品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其文学性,在趣味性上并不那么突出。而这部作品情节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书中关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后来者能够超越的。全书的主旨浓缩在最后书评部分的八个字里“屈辱该死,谦逊成圣”。ps:书里的错字和漏字让人怀疑,这就是企鹅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