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从哪里来

正义从哪里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熊逸,活跃于网络的神秘作家,饱览群书,激荡思想,纵横诗词。著作有《周易江湖》《春秋大义》《孟子他说》《中国思想地图:老子》《八戒说禅》等。

出版者: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熊逸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90739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熊逸 
  • 哲学 
  • 罗辑思维 
  • 社会人文 
  • 社会学 
  • 正义 
  • 思想史 
  • 政治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罗振宇解读

《正义从哪里来》是罗辑思维书店典藏熊逸的第6本书。

熊逸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一切存有争议的问题,都拿到一个平台上作充分而公开的讨论。

这场讨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认真倾听并思考,除了不能人身攻击,必须遵循逻辑外,讨论不受任何限制。

无论是政策、法律、道德问题,无论是敌对的国民,还是陷于误会的好友,在所有观众面前都开诚布公。

他的梦想竟然实现了,在书里。

一席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知识大餐

关于正义的话题,熊逸组织了一场国际大专辩论赛。

不管是儒家、道家、墨家、新教、天主教、犹太教,

还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孔子、庄子、释迦、斯宾诺莎、涂尔干、罗素、康德、蒙田、哈耶克、弗洛姆……

古往今来的圣贤大哲,亮出自己的观点,你方唱罢我登台。

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心灵地图

其实你别想一劳永逸地知道熊逸到底怎么看,他根本热衷于到处拆台——

“天赋人权”不过是一个谎言,谁也证明不出来人为什么会“天然地”享有某些权利,即使诉诸神学也不能解释。

社群主义的连带责任会要求牺牲无辜者的生命以维护集体利益。

功利主义的相对性经不起推敲,要不比我们高级的外星人为了自己的生存杀掉我们,并不比我们为了果腹杀牛更坏。

自由意志到底能不能作为道德的前提面临两难。

康德把该属于情感范畴的道德归于理性也难免谬误。

平等从来只是平等者内部的平等,人最真实的处境是不自由,不独立,不平等……

关于正义的问题,一圈讨论下来,似乎谁都不占理。

原本你觉得心知肚明的事,这回反而糊涂了。

一个你是否具备独立人格的智力测试。

问题结束的时候,思考开始了。这恰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当正义成为一种抽象的政治正确,甚至成为某些人用以攻击另一些人的工具,对正义本身的质疑,就有了某种反“洗脑”的意味。

身处这样一个特别需要独立思考的时代。

训练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切往圣先贤都试着推倒。

也许最后你还会相信什么,但那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

那已经是你自己的思考了。

如果没有经过否定再肯定的过程,

无论你信谁,其实都是盲从,包括我罗胖。

读这本书,就像进入一个熊逸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遭到他的伏击,若能棋逢对手地跟他过招一二,那会是特别爽的阅读体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正义、公平、独立、平等……这些美好的词语,在熊逸的笔下都经不住推敲,看本书之前我对他们一无所知,熊逸就像一个老师,他让苏格拉底、康德、孟子、上帝等同学,一一亮明自己关于“正义”观点,再一一驳斥他们观点中的纰漏,当我们看到“天赋人权”只不过是好贵的谎言,正义...  

评分

这本书让我着实有点失望了,我对熊大的敬佩之情还是很深的,而且很多观点也很相近,我们必须承认,熊大在中国的文化思想史领域的学识相当之高,而且对于文字的把握,语言的风趣幽默,可以把坛经这样的东西都说的让人手不释卷,这个能力,业内估计无出其右。 不...  

评分

书讲的比较琐碎凌乱,像意识流一样,看到后面忘了前面,以至你总会莫名其妙,怎么聊到这里了?所以我不得不一边看一边总结每一阶段都说了什么。我推测好熊其实不是系统的来写这本书的,而是把平时读书的随想记录下来,最后记录的多了,汇编成书。因为其中太多经典的句子了。即...  

评分

1、另一种烧脑的哲学拷问 很多人都听说过电车难题,或者他的变种,没听过的可以自行百度,并不烧脑。 其实除了这种关于正义的经典问题,还有很多其它的,以下是和电车难题一样经典的案例。 话说1973年,勒昆发表了一部幻想题材短篇小说《走出奥米拉斯的人》,描述了一个叫做奥...  

用户评价

评分

或许是因为话题过于严肃,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停地走神,每到这时,往往又会被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拉回来。这本书展示了熊逸深厚的哲学、神学水准。尽管熊逸被罗胖子称为隐士,对其知之甚少。但从其文字,可以初步判断他应该在1980年代读大学。

评分

深刻。

评分

正义从哪里来?正义从你的三观里来。

评分

未读此书之前,自认为对正义有着明确的概念。读完之后,倒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熊逸在书中旁征博引,虽有掉书袋之嫌,但却发人深思,值得在下雨的夜晚静静品读。2016.10.13~2016.11.8

评分

或许是因为话题过于严肃,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停地走神,每到这时,往往又会被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拉回来。这本书展示了熊逸深厚的哲学、神学水准。尽管熊逸被罗胖子称为隐士,对其知之甚少。但从其文字,可以初步判断他应该在1980年代读大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