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圭一,1932年生于名古屋市,1955年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毕业,曾任爱知大学法学部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帝国主义史论——满洲事变前后》、《城市小资产阶级运动史研究》、《昭和的历史(4) -十五年战争的开幕》、《日中鸦片战争》。
所谓十五年战争,根据江口先生亲自执笔的《广辞苑》第四版(岩波书店,1991年)上的记述是这样解释的:“自1931年(昭和6年)柳条湖事件到1945年的投降,日本在十五年间所进行的战争,即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总称。”为什么要如此称之呢?“十五年战争这种说法,其本来的意图和意思是为了彻底明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责任。” ——安井三吉(《季刊中国》2001年秋季号)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上海、华北乃至全中国的战争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由于这一连串的战争不是“零散、孤立”地发生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命名为“十五年战争”。著者指出,这场侵略战争的根源,在于日本存在着“对美英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路线的矛盾,其结果是亚洲门罗主义抬头、扩张直至最后破产,作者的论述自始至终是围绕这一理论观点展开的。本书是日本著名现代史学家江口圭一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正义感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提纲挈领。书中三场战争的关联性,在我国早已是共识,但是看作一场战争,还是第一次见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双重性,两条路线的斗争,都让人耳目一新。
评分中国的抗战研究还是拾人牙慧
评分言简意赅、清晰透彻的好教材。作者侧重于日本政治史,对军事方面的细节省略较多,但总体又不失全面。分析史实的思路和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很像,读起来似曾相识,但没有一些国内学者的那种傲慢的自我“正确”与咄咄逼人,作者立论扎实,语气总体平和。本书还规避了史学教材常有的过于零散、堆砌史实之缺陷,中心论点十分明朗,组织论证亦全面翔实。最值得敬佩的是作者的正气与良心,他毫不留情地批判天皇、国体与国民,让一切撒谎者、自我欺骗者相形见绌。最后,作者对当时日本人的“爱国主义”与统治者要求国民“爱国”等意识形态的分析鞭辟入里,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反省——我们的政府虽暂未发动侵略别国的战争,但它们对待自己的臣民可毫不手软。
评分江口先生为日本少有的极为正派的,正视历史的史学家,对战争的责任也分析的很透彻。他为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捐款5000万日元,建立了和日本爱知大学的联系。
评分作者是左派史学家,此书是讲课稿,相当简明,脉络清楚,引文都标出处,并附参考文献。还是更推荐日本《日本陆军的轨迹》,这本书太简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