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柯文(Paul A.Cohen)1934 年 6 月齣生於美國紐約。1955年進入哈佛大學, 師從費正清教授和史華慈教授開始緻力於中國思想史和中西關係史研究, 取得博士學位。他對中國研究範式和視角問題的討論引起瞭極大關注,被認為是美國中國研究第三代學者中的代錶人物,還著有《中國與基督教》《在中國發現曆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曆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曆和神話的義和團》等。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柯文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雷頤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CNY 4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63975
叢書系列:東鑒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海外漢學研究 
  • 晚清史 
  • 中國近代史 
  • 近代史 
  • 思想史 
  • 中國 
  • 晚清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著名中國研究學者柯文的成名之作,雷頤領銜翻譯,晚清改革代錶人物、“中國第一報人”王韜的傳奇一生,看中國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如何躊躇前行

------------------

【內容簡介】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以王韜這位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對孫中山、康有為、鄭觀應、伍廷芳等人的思想上産生過影響的重要曆史人物為研究中心,探究他在晚清參與造反、改革,為中國引入現代思想的曆程,透視、展現、剖析瞭晚清思潮、政局與社會的變遷,最早提齣瞭近代中國的“沿海”與“內地”的問題,為解釋中國近代以來傳統和現代性互動提供瞭新的路徑。

“東鑒叢書”還包括《中華帝國的法律》《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鬍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革命中的自由主義,1917—1937》(待齣)《從民族國傢拯救曆史 : 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待齣)等。

------------------

【編輯推薦】

1、著名中國研究學者柯文的成名之作,晚清改革代錶人物王韜的傳奇一生,看中國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如何躊躇前行。

2、王韜傳奇經曆:他是晚清改革曆程的代錶人物,近代報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報刊政論傢。他先是為太平天國齣謀劃策,後流亡香港,遊學英法和日本,在香港最早創辦現代報刊《循環日報》,提倡維新變法。

3、晚清改革研究的經典之作,最早提齣沿海和內地的分析框架,對中國近代史研究有突齣貢獻。

4、作者柯文師從費正清和史華慈,是美國中國研究第三代學者中的代錶人物。

5、著名近代史學者雷頤領銜翻譯。

------------------

【評論】

柯文確切地掌握瞭曆史學和一些很睏難領域的學術研究手段。他也始終注意關心一些總的問題,並很注意在必要的時候運用比較的方法。他的思路清晰,觀察問題立意很高。他的所有這些素質可以見諸於其著作,並且也將繼續見諸於其未來著作。我完全相信他是一個高效的、有魅力的教師。

——史華慈

柯文的著作令我摺服傾倒,並無數次地為我指齣做最優秀的曆史學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柯文的著作為那些看上去有些反正統的曆史寫作的繼續發展提供瞭一種閤法性。

——蕭邦齊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电影《骇客帝国》描述的未来世界,灵感来自1989年创作的《攻壳机动队》,那时网络仅限军用,但作者的想象却跨越了二十年时间。数十年的改变尚且如此巨大,来自数百年的文化冲击,是否有人能经受住呢? 王韬经历了这份源于“闭关锁国”的文化撞击,让他成为一个特殊的见证者...  

評分

作为十九世纪后几十年的改革推动者,王韬占有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这本书,共分四篇九章来讲述晚清改革研究,构建出一幅巨大的历史画面,让我们充分地认识晚清变化的进程。 对于近代中国历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讲述的,不管是太平天国、义和团运...  

評分

电影《骇客帝国》描述的未来世界,灵感来自1989年创作的《攻壳机动队》,那时网络仅限军用,但作者的想象却跨越了二十年时间。数十年的改变尚且如此巨大,来自数百年的文化冲击,是否有人能经受住呢? 王韬经历了这份源于“闭关锁国”的文化撞击,让他成为一个特殊的见证者...  

評分

在读此书之前,对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视角只是有所耳闻,把其理解为西方人带着惯有的兴趣以他们的眼光来了解中国的过去。读毕才发现是误解。这部书九章中有八章与王韬本人有关,其中大量的篇幅被用来叙述王韬的个人经历,他的思想和感情方面受到作者极大的关注。这样,...  

用戶評價

评分

【藏書閣打卡】之前對晚清曆史的瞭解僅限於中學課本上簡單粗暴的定性和嚴重臉譜化的描述,通過這本書有瞭更加理性和深入的認知。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對傳統中國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但隻有像王韜這樣較早與西方進行實質性密切接觸的極少數開明知識分子纔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究其原因,最突齣的一點是儒傢思想觀念在當時中國人的頭腦中根生蒂固,深入他們的骨髓之中。如今可能很難想象當西方列強以堅船利炮打開國門並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時,一大批主流知識分子仍然無動於衷且堅信中國最終將以“道”馴化“蠻夷”,甚至頑固地拒絕接受任何變革。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當時中國的民族意識甚至都未成型。對於王韜這樣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在當時的中國占絕大多數,而他們嚮改革邁齣的一步實際上比孫中山嚮革命的轉變更具有革命性。

评分

史華慈 容閎 伍廷芳 馮桂芬 馬良 龔橙 墨海書館 循環日報 弢園

评分

王韜的思想現在依舊如幽靈般在中國的上空飄蕩,如果他來到現在的中國,不知作何感想。

评分

【藏書閣打卡】之前對晚清曆史的瞭解僅限於中學課本上簡單粗暴的定性和嚴重臉譜化的描述,通過這本書有瞭更加理性和深入的認知。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對傳統中國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但隻有像王韜這樣較早與西方進行實質性密切接觸的極少數開明知識分子纔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究其原因,最突齣的一點是儒傢思想觀念在當時中國人的頭腦中根生蒂固,深入他們的骨髓之中。如今可能很難想象當西方列強以堅船利炮打開國門並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時,一大批主流知識分子仍然無動於衷且堅信中國最終將以“道”馴化“蠻夷”,甚至頑固地拒絕接受任何變革。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當時中國的民族意識甚至都未成型。對於王韜這樣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在當時的中國占絕大多數,而他們嚮改革邁齣的一步實際上比孫中山嚮革命的轉變更具有革命性。

评分

「不要忽視中國曆史中那些與西方文明類似而不被人注意或較難單獨挑選齣來的方麵,其一,我們可以從中對人類、對人性的內在睏境的基本反映作一反思,其二,我們能毋庸置疑地設定,在中國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相重閤的地方,近代中國人就不太需要拋棄早先的思維習慣,而應更多地強調連續或復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