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史研究

中国印刷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辛德勇 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兼事地理学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史等研究。

代表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未亥斋读书记》、《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读书与藏书之间》(初集、二集)《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困学书城》《纵心所欲: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旧史舆地文录》《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石室賸言》《旧史舆地文编》《制造汉武帝》《祭獭食蹠》《海昏侯刘贺》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辛德勇
出品人:
页数:39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5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6207
丛书系列:三联文史新论
图书标签:
  • 辛德勇 
  • 印刷史 
  • 文献学 
  • 历史 
  • 文化史 
  • 印刷 
  • 科技史 
  • 学术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本书在前人的基础上,集中论述中国古代印刷发展史上三个最关键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此研究领域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上篇结合具体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印刷术的产生原因和时间,做出了合理的说明。中篇深入考述唐宪宗元和年间是否以雕版印刷的方式大量刊印元稹和白居易的诗集,研究指出,印刷术由民间文化层面进入上层精英文化领域,是唐代末年至五代时期发生的事情。下篇集中论述活字印刷中的铜活字问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页36 至于公元330年前后这个发明雕版印刷的时间,则很有可能是公元303年的误植,因为330年这个年份,没有任何标志性意义。 从前面论述所看,德拉克伯里所用文献到底是什么,作者也只是推测,然后他根据他的推测接着推测德拉克伯里提到的330年是303年的误植,简直没什么说服力。...  

评分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19年10月09日10版) 金风玉露不相逢 在历史长空中,人们的智慧之光常如星辰闪现。其中一些灿若恒星,辉映万载,另一些则如流星划破夜空,灵光瞬现后又重归寂灭。还有一些如草蛇灰线,明灭千年,终于在某一天如惊雷震破长夜,盛放出漫天绚烂的星光,引...  

评分

考证,常被视为文史研究中寻获真相的最基本方法,不过运用得当的话,它有时也可以成为有力的批评,借以让人反思旧有的方法和观念。读完辛德勇先生所著《中国印刷史研究》,给我印象更深的,与其说是他以狮子搏兔之力考证得出的结论,倒不如说是他在考证过程中展现出的对旧有学...  

评分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19年10月09日10版) 金风玉露不相逢 在历史长空中,人们的智慧之光常如星辰闪现。其中一些灿若恒星,辉映万载,另一些则如流星划破夜空,灵光瞬现后又重归寂灭。还有一些如草蛇灰线,明灭千年,终于在某一天如惊雷震破长夜,盛放出漫天绚烂的星光,引...  

评分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19年10月09日10版) 金风玉露不相逢 在历史长空中,人们的智慧之光常如星辰闪现。其中一些灿若恒星,辉映万载,另一些则如流星划破夜空,灵光瞬现后又重归寂灭。还有一些如草蛇灰线,明灭千年,终于在某一天如惊雷震破长夜,盛放出漫天绚烂的星光,引...  

用户评价

评分

摧陷廓清,除恶务尽。坦白讲,觉得单纯从对雕版印刷发展的认识这一角度来说,并没有特别的推进,一些比较核心的观点,比如说印刷技术的应用从宗教到世俗的演变,密宗的刺激作用等等,都已为前人拈出。一个印象特深的例子是对于雕撰的解释,俞正燮说“雕谓雕象,撰谓撰集,非关刻书”,不过数十字而已,但清楚明白。如此一来,本书未免辞费,让人有浪费子弹的惋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本书在印刷史研究上没有地位,相反,它廓清异说,力图把研究重新拉回到正确的轨辙上,这一点值得大书特书。此外,本书还有示范如何熟练运用文献学方法的意义,当作文献学教材也是极好的。因此,力荐!

评分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过瘾

评分

写得精彩,然而批评的方式应该是不太符合学术规范的,而且轮到辛老师自己立论的时候,他又把自己批评过的各种学术毛病都犯了

评分

摧陷廓清,除恶务尽。坦白讲,觉得单纯从对雕版印刷发展的认识这一角度来说,并没有特别的推进,一些比较核心的观点,比如说印刷技术的应用从宗教到世俗的演变,密宗的刺激作用等等,都已为前人拈出。一个印象特深的例子是对于雕撰的解释,俞正燮说“雕谓雕象,撰谓撰集,非关刻书”,不过数十字而已,但清楚明白。如此一来,本书未免辞费,让人有浪费子弹的惋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本书在印刷史研究上没有地位,相反,它廓清异说,力图把研究重新拉回到正确的轨辙上,这一点值得大书特书。此外,本书还有示范如何熟练运用文献学方法的意义,当作文献学教材也是极好的。因此,力荐!

评分

材料真是全,论证也很严密。不过看多了有点无聊……废话太多……而且辛神你不能解释不了就说人家错了啊……以及有些吐槽真是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