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社会和礼仪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明清史 社会史 历史 科大卫 海外中国研究 文化史 历史人类学 明清
发表于2025-04-09
明清社会和礼仪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种种迹象表明宗族、祠堂、族谱其实都是华南固有的产物,而“华南研究”却恰好将其搞反,误以为是中原王朝向南渗透的结果。聚族而居是华南乃至东南亚“长屋”家庭的天然形式;祠堂也是二次葬阴城的简化版;很多有口述传统的民族都热爱族谱,械斗之前双方代表互背一段族谱,背到共有同一祖先时,休兵罢战,握手言欢。无非是把本地传统贴上文绉绉的标签。
评分种种迹象表明宗族、祠堂、族谱其实都是华南固有的产物,而“华南研究”却恰好将其搞反,误以为是中原王朝向南渗透的结果。聚族而居是华南乃至东南亚“长屋”家庭的天然形式;祠堂也是二次葬阴城的简化版;很多有口述传统的民族都热爱族谱,械斗之前双方代表互背一段族谱,背到共有同一祖先时,休兵罢战,握手言欢。无非是把本地传统贴上文绉绉的标签。
评分有将华南学派观点部分移植到中国北方的野心,但个人认为并不太成功。
评分论文集选编
评分论文集,都是在《皇帝与祖宗》之前的论文,仿佛是对它的注解~
科大卫(David Faure),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教于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牛津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比较及公众历史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历史学研究教授,近年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主要 著 作有《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等。
本书客观地记录了一些可观察的地方礼仪传统的表达(也可称之为“有意义的礼仪标签”),这些标签包括同地方宗教和祖先祭祀紧密联系的文字传统、地方神祇的故事、村民自己或和尚道士所演绎的乡村仪式、建筑的特征等,并重构了这些礼仪所应用到的地方制度的历史。通过个案研究,对于统一的中国社会进行了详细的论证,重建了地方社会如何获取及认同自身特性的历史,以及地方社会如何接受并整合到一个大一统的文化的历史,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也许,我们今天认知中的“传统社会”只有400年历史。科大卫教授的研究聚焦于早期近代中国的礼仪、宗族,以及商业,处理如此复杂议题的十几篇文章,今年以《明清社会和礼仪》的题目编集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这些精彩的研究也许会概念有关“传统社会”的“常识”。...
评分关于华南学派的诞生,学界一直流传着以下故事。1939年抗战正酣时,还在永安福建银行经济研究所任职的傅衣凌,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逃到城外十多里的一间老屋里。这间民房很早就被废弃,居民逃亡时带走了全部家当,唯独留下了一口大箱子。出于好奇,28岁的傅衣凌翻检它后,发现...
评分也许,我们今天认知中的“传统社会”只有400年历史。科大卫教授的研究聚焦于早期近代中国的礼仪、宗族,以及商业,处理如此复杂议题的十几篇文章,今年以《明清社会和礼仪》的题目编集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这些精彩的研究也许会概念有关“传统社会”的“常识”。...
评分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发表《告别华南研究》,其中有个故事让不少学人动容。20世纪70年代,他曾经在罗湖、深圳交界的村庄中做口述采访,一个老婆婆讲了自己一生的故事,老婆婆一边讲一边哭,同行的同事一边听一边哭。那一刻,科大卫感到“有点愤怒”。“我们在...
评分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发表《告别华南研究》,其中有个故事让不少学人动容。20世纪70年代,他曾经在罗湖、深圳交界的村庄中做口述采访,一个老婆婆讲了自己一生的故事,老婆婆一边讲一边哭,同行的同事一边听一边哭。那一刻,科大卫感到“有点愤怒”。“我们在...
明清社会和礼仪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