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Michael C. Corballis)
1936年生于新西兰,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后又回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任教,现为该校的心理学名誉教授,研究兴趣为认知神经科学及语言的进化。
他不仅是优秀的心理学家,还是杰出的科学传播者,《科学美国人》与《纽约时报》书评曾称赞其著作兼具“知识与趣味”、有其“独特的魅力”。
著有:《心智循环:人类语言、想法与文明的起源》(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1)《心灵之旅:窥见大脑运作的21次科学漫步》(木马文化,2015)。
我们总是被教导分心不好,专心才对,甚至因分心而被处罚,然而,分心走神真的一无是处吗?
近期的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人多半爱做白日梦,人们在恍神之余反倒能增强记忆力。长期来看,偶尔神游一下似乎有益无害,能让我们过得更好。
在《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里,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以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心理学、文学、历史的迷雾,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走神,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走神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眼前的苦差事,还能让我们跳出自我束缚。它还有助于增强想象力、创造力、讲故事能力和同情心,让我们显得更有人性。此外,作者还解释我们为什么习惯回忆过去、畅想未来。其实,这对我们形成自我认知非常重要。
我们小的时候,通常都会因为偷懒啊,注意力不集中啊之类的毛病受到过家长的训斥甚至体罚,以至于后来我们长大了,学会总有理技能之后,就编造出诸如“懒人推动世界进步”这样的理由来为自己正名,然而再怎么振振有词,内心深处,我们仍旧趋向于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勤劳,变得积极...
评分 评分 评分"宝贝,专心点!你又走神了!‘’ “我专心着呢!!” 看着上英语课的女儿在边上课边手里玩着卡片,我的责备不由的脱口而出。从她的回答听的出小小的愤怒,看着她委屈的眼神,我的思绪漂浮到我的学生时代(请原谅,我走神了),也曾经被父母老师这样指责过,不止一次。 记得有...
评分走神,也是让思绪总结、放飞的一个过程,人要懂得放空,也要享受独处。 1. 比如看书,不能一味不停的阅读,而不消化。而走神,就是消化之前阅读到的内容,让思绪联想一些事情的总结,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2. 思绪也能预想一件事情的多种可能,更多的是消极最差的结果,从而达...
作者写书的时候大概走神了吧?
评分有木有觉得封面超级有意思!!!总的来说,这本书具体地阐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被低估了的'走神‘技能’”。
评分标题是《走神的艺术与科学》,内容却是记忆的机制、语言的作用与心智理论等和“wander”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不仅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内容,而且内容和《正常的另一面》高度重合(甚至连举例也相同),难以避免抄袭的嫌疑——更何况与后者相较之下语言组织混乱、内容东拼西凑,不知所云。
评分看到最后走神了哈哈哈
评分有四个地方是适合走神的,BUS,坐巴士的时候,BATH,浴室里,BED,床上,BOARDROOM,会议室,会议室还可以用另一个词代替,BOREDOM,无聊,开会总是无聊的。走神的好处其一是可以让你快乐,从某种困扰中解脱,其二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创造力的本质是“盲目的选择和选择性保留”,好比是一锅盛满生命配料的浓汤,突然一道闪电,生命产生了,创造力也是有随机性的。而“走神”,恰恰提供了这种随机性。增强走神概率有情境化因素,比如之前提到四个B,还有药物和酒精,说的是大麻、LSD(致幻剂),连达利都说了,“大家都该试试大麻,不过只能试一次”,达利还说,“我不使用毒品,我本身就是毒品”,算是以防读者对毒品产生幻想的一个阻止。从生物学角度论证走神的好处,怎么说呢,我信,但又有什么卵用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