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1991)、《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1996,北京大学出版社)、《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2002,中华书局)、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目前从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研究。
官僚等级制是中国传统政治的重要方面,秦汉官阶制度和中华帝国早期官僚等级结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课题。以往学界进行了诸多考察,但许多内容乃至轮廓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仍有继续探究的广阔空间。本书作者是海内外中国政治史领域的领军人物,长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借鉴现代政治学的某些理论,利用新刊布的简牍资料,追本溯源,在关键点上不断推进本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对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的若干整体思考,提出一系列的理论建构,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对秦汉等级品位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归纳;利用文献和新出史料,对战国秦汉禄秩演进的史实考证,使若干前所未知的暧昧史实,得以浮出水面、公诸于众,并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作者从复杂纷乱的历史线团中令人信服地勾勒出“爵本位”─“爵─秩体制”─“官本位”的品位结构变迁模式。十年后新出增补本中,作者对爵本位、官本位做了更清晰的界定,又提出从散吏探讨官署“品位—编任”的思路,也是其既往研究的重要深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权责、薪俸、资格、特权及礼遇。简称“品秩五要素”。
评分如此枯燥的书我居然看得津津有味,主要还是因为博论其中一章涉及到了汉代印绶制和唐宋官品服色制,所以现在对官制之类的尤为在意。虽然阎步克主要讨论的是先唐,很多制度性变革在思路上都相通,整体上大的结构判断和把握非常厉害,只是全书是层累完成的,所以有重复之处,部分语言也稍显随意,比如“东东”……
评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阎”
评分这个启发颇大,而且文风看着比《品位与职位》舒服多了,虽然还会有各种神奇的俚语。
评分上承《品位与职位》,提出的“品位结构”概念和“制度史观”的雏形分别下启《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和《波峰与波谷》,体现了阎师从“品位—职位”等“技术原理”出发的思考。用上述概念来说的话,本书上编主要就是叙述了“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升级过程中“品位结构”从“爵本位”到“爵—秩”体制再到“官本位”的变迁。下编同样精彩,以禄秩的纵横向扩张带来的“士—吏”、“吏—宦”关系的变化描绘了“爵—秩”体制的生成与演变,新修订加入的“品位—编任”结构也很好地统摄了横向扩张过程里“吏—宦”、“职—散”等概念。对二元分析框架、概念的设定和使用令人惊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