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的现代性

古典诗的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著有《中西同步与位移》《文本的肉身》《湖上吹水录》《诗的八堂课》等。兼写诗与随笔,有诗集《线装的心情》,随笔集《陆客台湾》《赖床》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江弱水
出品人:
页数:329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5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90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诗歌 
  • 江弱水 
  • 文学研究 
  • 古典诗 
  • 文学 
  • 诗 
  • *三联@北京* 
  • 现代性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加以重读、复述与再解释,论证了自南朝文学起,经唐诗里的杜甫、李贺、李商隐,到宋词中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已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连贯叙述及说教倾向的独特传统,体现出文学精神的颓加荡,艺术理念的讹而新,语言形式的断续性与互文性。而这些历久弥新的现代性品质,为中国古典诗在现代语境里的转生提供了契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理论上说,自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成立以来,任何对古典文学的阐释都是一种现代阐释,江弱水先生的新著《古典诗的现代性》则是最新的一次实践。本书的特出地方在于,作者对这种阐释的“现代性”抱有明确的自觉,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提供的试纸和标尺,江先生对中国古典...  

评分

江弱水先生以西方诗学理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认为中国古典诗词在文学精神、艺术理念、语言形式等方面蕴含现代性品质,从而使其在现代语境里获得新生。这一视角蹊径独辟,别具一格,书内对一些具体的文本解读得异彩纷呈,让人惊讶叹服,比方对杜甫的《秋兴》八首的诠释,从冥...  

评分

评分

江弱水先生以西方诗学理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认为中国古典诗词在文学精神、艺术理念、语言形式等方面蕴含现代性品质,从而使其在现代语境里获得新生。这一视角蹊径独辟,别具一格,书内对一些具体的文本解读得异彩纷呈,让人惊讶叹服,比方对杜甫的《秋兴》八首的诠释,从冥...  

评分

第一次读江弱水的书,是《陆客台湾》,时值第一次入台自由行前夕,对这个选题感兴趣,但说了些什么,后来基本忘了。倒是上半年看《诗的八堂课》,甚为惊艳,才有了这本书的阅读。 《诗的八堂课》立论之新,解诗之妙,贯通古诗今诗中诗西洋诗的格局视野与气魄,都令人赞服。但那...  

用户评价

评分

旁征博引,但引文价值大于论述价值。此书在方法论上最大的问题在于“现代性”发展的线索并不对称,如果单是用西方诗学理论来解读某一中国古典诗,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作者硬要在其中找出一条逻辑线索。卡林内斯库的“颓废”理论,罗兰·巴特的“文即织物”和现代语言的“断续性”,艾略特的“三种声音”及弗洛依德的“自恋说”,其中并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逻辑。但作者却将其人为排序,对应了南朝-杜甫-姜夔的诗词发展,找出所谓“现代性”的内容与承接之处。但古典诗有古典诗的价值,它们有着像桑塔格说的“文化的激情”,并不需要用“现代性”的标尺去提升其价值。一首古典诗就是一个世界,“而不是关于世界的一个文本或评论”,更不是诗歌现代性的注脚。与其说古典诗有着现代性的意义,倒不如说是这些古典诗启发了现代性理论的诞生

评分

波德莱尔为「现代性」做出的定义是: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和不变。作者旨在打破「现代主义」时代的壁垒,寻求其内涵的文艺特质,命中古典诗与现代性的肯綮。但诗无达诂,亦如布鲁姆所言,没有一种阐述不是曲解,同理:没有一种阅读不是误读。这本书是一部具有魅力的对于古体诗之现代性的误读。

评分

意象派与语言诗学的理论,在本书的立论上功不可没。说到底,仍然是20世纪文学形式主义批评浪潮中有关”诗语”与“非诗语”之争的一朵浪花。

评分

3.5吧。虽然看起来好像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感觉所谓的“现代性”本身这个概念就过于模糊,而作者所采的“现代性”也有些笼统。书第三部分讲南宋时则时常觉得有些偏题,往往花了大半篇幅在谈论对词和词人的“价值判断”(按作者语),而将它们与“现代性”的联系显得有些仓促,而且联系过后总会让人想问一句“so what?" 感觉比较的根基没打扎实。

评分

2018年已读081:作者讲古典诗的现代性,是跳脱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与语境,用西方的现代性来解读中国古典诗,确是另辟蹊径,有耳目一新之感。本书自足于现代性的美学倾向,以颓加荡、讹而新、语言的断裂与互文等现代性特质观照古典诗,但矛盾的是,让我觉得时有妙解的部分仍是古典的底子,反而那些与所谓现代性的对位让我感觉如空中楼阁、水中浮木,颇有扞格之处与硬拗之嫌疑。问题在于:即便只是审美的现代性,古典诗中精神的颓废、艺术的新奇与语言的创新是否就可诠释现代性?即便南朝文学与唐诗宋词代表了某种阶段上的反传统,但这种反传统是否也是古典传统向前发展的一环?在这些反传统中,是否有鲜明的现代意识、突出的个体自觉性来佐证这种现代性?状态奇差,读得不甚了了,日后要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