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亚·肖博士(Dr. Julia Shaw)
伦敦南岸大学法律与社会科学系的高级讲师、高级研究员,主要负责教授犯罪学和心理学课程,曾两次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她曾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参与编写过多部心理学教科书,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大会上担任演讲嘉宾。在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上,肖博士还是“记忆专栏”的主笔,讨论记忆是如何误导人们的。肖博士也是刑事案件专家顾问,为警察提供相关训练。同时,她也是欧洲心理学和法律协会的董事会成员。
她的研究曾被多家媒体作为特别内容播出或刊登,包括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频道(CNN World),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ussia Today),《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泰晤士报》(The Times),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法国《为了科学》杂志(Pour la Science)和《太阳报》(The Sun)。
我们的记忆可以被改写吗?
我们该如何分辨真假记忆?
为什么弗洛伊德是错的?
催眠能重新唤起记忆吗?
社交媒体如何篡改了记忆?
为何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形成记忆?
审讯官如何偷换了犯罪嫌疑人的记忆?
早教机真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智力吗?
自闭症患者为何会有超常的记忆力?
记忆塑造了我们的经历,记忆是我们的“存在”的一个核心,围绕着记忆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身份、关系、期望和梦想。随着对记忆科学的了解更加深入,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记忆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不稳定性。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可以怎样偷取别人的记忆;目睹一个清白的人如何变得坚信自己犯下了并未发生过的罪行;怎样删除旧记忆、植入新记忆,从而把我们的“过去”篡改得面目全非。只有完全了解记忆的科学原理之后,我们才能知道怎样避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记忆错觉,并且如何利用有效的记忆术提升自己的记忆力。与此同时,记忆错觉的科学原理也向我们抛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地了解自己?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虽然还远达不到完善的程度,然而科学方法的引入,已经使我们对于自身机理的认识,从以前的毅感性和归纳为主的方式,逐步转向了以科学的实验和演绎为主的方法。之前刚好读过一本关于情绪的书,介绍的人的大脑中情绪系统的原理,而这本...
评分记忆有两种解说,一种是构成智力的元素,另一个则是指我们头脑中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印记。想要拥有生活必然离不开记忆,但是你可知道我们已有的许多对于记忆的认识有偏差么?来自英国犯罪心理学的作者茱莉亚·肖将在《记忆错觉》这本书中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一系列令人惊讶的研究...
评分我是一个记忆黑客,我让人们相信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发生了。 ●从一般情况来看,单靠展示照片或者问几个特定问题就能在我们的记忆中植入虚假的细节,甚至还能植入令人难以置信的感情事件。 ●过度自信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从我们每天在内心深处评估公平与否时的偏见,到无法给予...
评分1、心理学总给人感觉是关键词版鸡汤 2、人脑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型机器学习,记忆就是训练集
评分科普来说非常不错.深入浅出从各类实例中解说人类记忆相关的模式和变化.部分内容诸如Momery Conformity和Social Contagion of Memory等等对我所在的行业也有非常强的启示作用.引申下来对自身记忆和思维的分析也受益匪浅.还会再细刷一遍深入了解~
评分听书
评分人们有时候会感叹,该记住的记不住,想忘的却始终忘不了,记忆专家丹尼尔.沙克特曾将这些令人烦恼的记忆现象归类为记忆“七宗罪”,分别为:稍纵即逝、心不在焉、阻塞、错误归因、易受暗示、偏差和纠缠,我认为这七宗罪是人类记忆适应性的副产品,硬币都有两面,这七宗罪显示的便是这消极的一面,想要完全消除这一面恐怕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但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 这种消极影响 ,而这就需要 本书记忆科学的帮助了,
评分已购。【关于记忆的资料】。科普点到即止,对我而言非常棒!关注了婴儿期失忆,自传式超忆症,语言弱化记忆,数码失忆这几块我感兴趣的内容,总体的落脚点在于人们对自身虚假记忆而不自知,最后还狠狠把弗洛伊德鞭打了一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