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罗兹(James Rhodes, 1975— )
38岁未成大名却写了自传,每章前面还用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为自己背书: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拉威尔……他到底是谁?
他曾在18岁时得到伦敦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的奖学金,却去到爱丁堡大学,完全放弃了钢琴弹奏且退学了一年。在巴黎的汉堡王打工12个月后,他去伦敦大学学院攻读心理学,随后在伦敦工作了五年。在毁灭性的精神崩溃致使他被精神疗养院收治之后,他再次拾起了钢琴。
他现在是一位备受赞扬的职业音乐会钢琴家、作者和电视主持人。他还录过五张唱片,但最享受的还是去世界各地的音乐厅现场演奏,对,穿着牛仔裤,在曲间与听众互动,讲讲跟曲子有关的故事,自己对曲子的理解。
这一切,都因为他年幼时不寻常的经历。
译者
周河清,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曾任编辑、作曲家助理、文案撰稿等。现教音乐、写稿子,供养三只猫和一条鱼。没什么喜欢不喜欢,就对做罗宋汤有点信心。
“现在我知道音乐能治愈人了。我知道它拯救了我的生命,让我生存,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给我希望。”
詹姆斯·罗兹6岁时被学校体育老师强奸了。不止一次。
三十余年过去了,他依然被这一事件纠缠。在这本书中,他毫不掩饰地讲述了自己人生里每一个灼热的细节:性侵、借毒品和酒精逃避、自杀、精神病院里的强制治疗;初恋、婚姻、孩子的降临、离异、再次恋爱……
但真正让他与众不同的,是音乐。10岁时,在寄宿中学读书的罗兹听到了巴赫的《恰空》,之后疯狂地自学钢琴。音乐和钢琴陪伴着他,经过了数次重大身体修复手术、艰难的学生时代、低落阴沉的心理状态,还录了唱片、开了演奏会、写了这本书。音乐,是他的救赎;音乐,可以救命。
也许,有的读者是被这本书的副标题“充满癫狂、药物与钢琴的前半生”所吸引,我是在2017年上海书展上遇到这本书时随手一翻时读到:,“它(拉威尔《钢琴三重奏》长达四个乐章,要求演奏家们有近乎超人般的精湛技艺,这是个旋转着色彩和梦幻的万花筒。他说他曾有过的唯一的爱慕...
评分文/庄加逊 来源:《解放日报》 詹姆斯·罗兹说:“这是一封写给音乐的情书。” 可我说,这是一本叫人坐立难安的书,它写尽人世间的黑暗、痛苦、沉沦、怯懦、眼泪与咒骂,也处处可见光明、快乐、静谧、反抗、无畏、微笑与感恩。 作者詹姆斯·罗兹6岁时被学校体育老师性侵,不止...
评分- 每章搭配的音乐非常赞。虽然每一首我都颇熟,但是搭配书里的故事背景才更加感受到音乐里的情感和力量。这么说来我对古典音乐的表现力敏感度还是差很远。。。 - 每章开始的作曲家故事非常赞。无法想象这些人在经历这样的过去之后还能写出这样的音符。 - 作为钢琴家的脑残粉...
评分- 每章搭配的音乐非常赞。虽然每一首我都颇熟,但是搭配书里的故事背景才更加感受到音乐里的情感和力量。这么说来我对古典音乐的表现力敏感度还是差很远。。。 - 每章开始的作曲家故事非常赞。无法想象这些人在经历这样的过去之后还能写出这样的音符。 - 作为钢琴家的脑残粉...
评分文/庄加逊 来源:《解放日报》 詹姆斯·罗兹说:“这是一封写给音乐的情书。” 可我说,这是一本叫人坐立难安的书,它写尽人世间的黑暗、痛苦、沉沦、怯懦、眼泪与咒骂,也处处可见光明、快乐、静谧、反抗、无畏、微笑与感恩。 作者詹姆斯·罗兹6岁时被学校体育老师性侵,不止...
作者很棒,虽然书写得不怎么样。选的几首曲目很好,音乐确实可以拯救人
评分从小被鸡奸,长大支后照样口爆学长,既然不是同性恋,为什么还保持这状态?
评分音乐在垃圾和废墟上开出一朵焦黑的花。这真是broken到碎渣渣之后再被黏合起来的一个人。不推荐,因为大多内容太触目惊心,重度致郁。作者对那些迷幻昏聩的时刻的记忆居然如此栩栩如生条分缕析。说些有趣的部分,作者推特以前发过他和本尼在“肥鸭餐厅”吃饭的图;他们大概是在哈罗公学认识的吧。书里提到了Harold Pinter,提到了Derren Brown,大家都是一个圈的……居然还提到了贝克街,马里波恩路,还直截了当提到过神夏……
评分想知道幼年性侵对一个人的一生造成了怎样的伤害,读这本书。
评分你能看到他们踯躅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低着头,紧闭眼睛,因旁人未予倾听而跌回糟糕、寂静的角落。感谢音乐照亮了很多本无法企及的地方。你,也尝试为“无法发声”的人们发声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