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任教生涯已长达五十余年。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 1993年叶嘉莹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建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五但吐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多种著作,影响广泛。
杜甫在唐朝诗歌的历史演进中,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一千五百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他现实的生活,所以也被称为“诗史”。作者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作了详细的解读,引领读者走进杜甫的诗人心境。
杜甫用生命写诗,叶老师用生命读诗。 叶老师遇到用灵魂、心血来写诗的杜甫,便有了文学上的共振。所以我们今天所读到的这一本赏析是如此的动人。 今天的读者距离杜甫的时代和那种时代下的心境太遥远。现代人衣食无忧、沉迷社交网络,忙于赚钱养房。杜甫的忧愁和喜悦不是我们有...
评分母亲早逝,女儿早亡,一生家国分离。一个人在黑暗中做什么选择,在苦难中如何坚守,在不可自控的外界和同样不可控的内心诉求间如何平衡,是最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心真志向的吧。 叶嘉莹先生自己常说,与杜甫最惺惺相惜。所以读叶嘉莹先生,从评杜甫开始。 儒家传统上,但凡有些...
评分与杜甫的生命相遇的过程,是一场不断叩问与审视“失败”何为的旅途。身为诗圣,流芳百世,名垂千古,杜甫的生命之书仍旧被种种“不完满”与“未完成”填塞,依然写尽了世俗意义上的种种苦楚与失败:屡试不第,流离失所,寄人篱下,借贷无门,贫病交加••••...
评分 评分与杜甫的生命相遇的过程,是一场不断叩问与审视“失败”何为的旅途。身为诗圣,流芳百世,名垂千古,杜甫的生命之书仍旧被种种“不完满”与“未完成”填塞,依然写尽了世俗意义上的种种苦楚与失败:屡试不第,流离失所,寄人篱下,借贷无门,贫病交加••••...
少不读工部,老不读太白。现在可知道为什么以前对杜诗无感了,因为没!文!化!现在还是没什么文化,但多少有了点人生经验,便似乎与杜甫亲近了些。
评分一生最耽工部句
评分惭愧惭愧,以前诗歌背得太少,失了一大块财富。
评分读杜工部诗,知其沉郁顿挫中饱含子美与家国众生痛痒相关的真挚情感,而此一情感,在子美身后千三百年与无数士人相感通,真乃古人所谓“死而不朽”者,忽忆及迦陵自谓“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表达一个文化异乡人不忘本的拳拳之心,良有以也。
评分高中语文老师如果用叶先生的书当讲义,课后作业的“背诵全文”应该会变成很愉快的一件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