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霍芬(Johann Jakob Bachofen,1815—1887),瑞士法学家、人类学家,曾先后在巴塞尔、柏林、巴黎、伦敦和剑桥学习法律和法学史,并担任巴塞尔大学罗马法教授,以及巴塞尔的刑庭法官。主要作品有:《古代墓葬象征符号》(1859)、《母权论》(1861)、《塔娜奎尔的传奇故事》(1870)。其代表作《母权论》一书被认为是近一百五十年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现代社会人类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分析、神话学、哲学乃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持续产生影响。
巴霍芬在《母权论》中第一次提出了母权制的概念,论证了母权制在人类历史上的存在。作者通过大量介绍引用吕基亚、雅典、利姆诺斯、埃及、印度、莱斯博斯等民族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文献,向读者展现了母权并非某个民族或族群特有的个别现象,而在史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是人类早期所经历的多个文化发展阶段中的一个,并且早于父权存在。
民族学家卡尔·穆利评价此书:“无论是谁,若要试图完整评估《母权论》对后世的影响,就必须同时撰写一部关于现代民族志和社会学的历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当作政治哲学不是比人类学更有意思吗?
评分母权社会 父权政治 母权代表了物质性的自然 父权代表了精神性的文化;文明的进步 是人性的充分实现;国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 是对自然的背离;母权论最深刻的张力;既想在原始状态中找到美好的社会状态,又想在文明的政治中看到人性的提升。
评分第七届通识教育讲习班吴飞课程读物。囫囵吞枣。
评分不管是我们所见的事实 还是性别理论 自然和文明从来都是不可融的两极
评分群媾时期人兽无异,激起女性极端反抗形成Amazon母权战胜游猎,开启农耕,以生育之爱形成普遍权利自然法,由罗马法与恺撒改革普惠,父权则以想象共同体取代母权,酒神群媾过渡、日神定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