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1650一?),字山来,一字心斋,号三在道人,明末清初安徽省歙县人。他的父亲曾做过学政,他受家庭影响很深,在很小时就习四书五经,表现出了聪明的天资,但是后来仕途坎坷,终没有取得辉煌的成就,而在文学上取得突出的成就,除我们所熟知的《幽梦影》之外,还著有《花景乡词》、《心斋聊复集》、《奚囊寸锦》、《心斋诗集》、《鹿葱花馆诗钞》等,编辑评定《昭代从书》、《檀几丛书》、《虞初新志》。
《幽梦影(图文本)》一书210多则格言妙语,涉及范围颇广,诸如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风花雪月、山水园林、读书论文、世态人情等等方面,无不将自己独特的人生见解,以格言体形式挥洒自地抒写出来或立言精警,使人思而得之;或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或精新隽永,令人耳目一新;或情致盎然,读来耐人寻味。一则则格言妙语,无不凝聚着张潮对人生深刻的感悟,包含着丰富的哲理,闪着智慧的火花。
古人有朋友圈,有贴吧,但是古人有微博么? 张潮(生卒年不详),字山来,号心斋居士,著作有《幽梦影》《虞初新志》《檀几从书》等著作,喜欢在微博上发表一些对于花鸟虫鱼,柴米油盐的看法,由于见解独到,博览群书,著作等身,生于富豪之家但毫无...
评分我读的书不多,但我发现,这部书(特指中州古籍版的《幽梦影》孙宝瑞注)中的很多典故,孙先生并没有注出来,甚至注错。 我是随手从后半部翻读的,比如以下三处典故: 1.《琴不可不学》(P223)中,“中散善琴”,此处中散,特指中散大夫嵇康,并非泛指,孙宝瑞先生并没有注出...
评分少时读书,不求甚解,不识张潮更不知幽梦影,但“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这句话是知道的,如今还知道是张潮说的。上海古籍版的《小窗幽记》中,也收了《幽梦影》,可惜排版不好,读起来味道不足。于是,又从网上淘了中华书局的版本,读...
评分我读的书不多,但我发现,这部书(特指中州古籍版的《幽梦影》孙宝瑞注)中的很多典故,孙先生并没有注出来,甚至注错。 我是随手从后半部翻读的,比如以下三处典故: 1.《琴不可不学》(P223)中,“中散善琴”,此处中散,特指中散大夫嵇康,并非泛指,孙宝瑞先生并没有注出...
评分张潮是个妙人: 痛可忍而痒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人生必有一桩极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场。 人不可以无癖。 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他的朋友自然也是妙人: 或诙谐有趣: 景有言...
: B825/1231-6
评分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美学著作 因为语言太美了 而且如此怎么说呢 清新是不合适的 只能说是清凉 正如书名所写 幽梦影 太美了 而且丝毫不苦
评分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评分: B825/1231-6
评分张潮完全可以和王尔德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东西会谈,俩人一定特有共同语言,对很多趣味的感受看法很相似,都稍微有些爱炫机巧的意思,但是张潮的幽梦影给自己看的成分更大一些;论作品,我觉得此书一般,虽然不乏灵光一现的地方;但是论作者,我倒是觉得张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这本书是他的人和生活的剩余。他会比书有意思。这个作品简直就是微博集啊,里面有蛮多条我都想like并转发的哈哈。不过语录这种东西,偶尔在行文中出现一两句点睛之笔,令人眼前一亮,光把语录出书,未免令人审美疲劳。且里面有很多排比和互换我觉得基本上是文过于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