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东,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待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由宇文所安编著的《迷楼》内容介绍:“迷楼”原指隋炀帝在7世纪初
建造的一座供其恣意享乐的宫殿,其本义就是“让人迷失的宫殿”,无论
是谁,只要进入迷楼,就会迷而忘返。宇文所安这部著作模仿迷楼的架构
,将来自多种不同文化、多个历史时期的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深入探讨,由
此论述中西诗歌中的爱欲问题,这些诗作本来毫无归并一处的理由,然而
彼此结合,却益觉其气韵生动。
作为一种比较诗学,《迷楼》不拘限于欧洲传统中那些人人耳熟能详
的作品,而是突破常规,将生的与熟的、古的与今的作品结合起来——否
则,那些与传统类别格格不入的作品就会被强行纳入其所不从属的类别,
或者被视为外来的少数派而弃置不顾。本书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提出了什
么观念结构,而在于这些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以及当我们放慢脚步沉
思这些诗作时感到的快乐。
宇文所安的书打破了学术即是枯燥的刻板印象。他把古今中外的诗歌不带偏见地熔为一炉,以“欲望”为主线,构造了一个他比之为“迷楼”的灿灿纠纠的空间。我们走进去,就看到了他基于诗歌,基于对诗人原初视点的小心还原,萃取出诗歌包含的有咝咝荷尔蒙声响的言外之意。 这是一本...
评分4月3日下午,哈佛大学东亚系James Bryant Conant特级教授(哈佛教授级别中最顶级的一级)比较文学系主任宇文所安亲临鼓楼,为我们献上堪为华章的演讲《说烟:幻想的借代》(On Mist: Synecdoche of the Imaginary)。宇文氏说烟道雾,将古典诗歌中的“烟”加以梳理,发觉其中...
评分看完了宇文所安的迷楼。得承认,我被这本大名鼎鼎的书弄得有些疲倦。一来是读书这一习惯已被久置,二来是甚觉作者的文笔与我波长不符。宇文所安口口声声的“我们”让我很有些无所适从:他代表的是谁、他的听众又是谁?再加上所谓的Essay体——谈不上优美二字(当然很可能是译者...
评分前面看宇文所安的书,有《追忆》《宇文所安自选集》《初唐诗》《盛唐诗》,现在只还剩下些印象,个人感觉《追忆》是其中最好的一本,作者的个性、分析都凸显的很好,由小诗、小情景而引入一个很宽广的的视野,可以看出宇文所安沉溺于诗中很深并很有所得。宇文所安所写的...
评分13岁,宇文所安就被中国的古典诗歌迷住了,从兴趣步入专业领域,用西方理论及华美文笔作学术文章。《迷楼》的文字大概是他文章里绵密柔软的,像一次醺然的迷途。 宇文所安说诗歌设置迷楼。诗歌最初召引和收容的,也许是人的动物性,但诗歌揭示又掩盖欲望,使之更强烈更...
没怎么看懂,真的
评分作者在这部漂亮的文集中论述了中西诗歌中欲望的表达问题,其敏锐的意识和优雅的笔法,实在令人惊叹。学术之作可当文学来读,自然是最妙不过的事情,虽然吾国目前的教授们,大抵是不肯自我轻贱,考虑受众的——但也许是他们不会写文章也说不定。在论述中,作者自由穿梭于中国与欧美,引用所及,不分古今,这种学术视野令人称赞。中国诗歌在他的论述中,获得了新的诠释空间。
评分pdf(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359164.html)
评分读此书才知道烂翻译害人,本想四月就做完有声书,没想到拖到了七月才完工,还没有收获太多好评。
评分诗歌,危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