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东,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待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由宇文所安编著的《迷楼》内容介绍:“迷楼”原指隋炀帝在7世纪初
建造的一座供其恣意享乐的宫殿,其本义就是“让人迷失的宫殿”,无论
是谁,只要进入迷楼,就会迷而忘返。宇文所安这部著作模仿迷楼的架构
,将来自多种不同文化、多个历史时期的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深入探讨,由
此论述中西诗歌中的爱欲问题,这些诗作本来毫无归并一处的理由,然而
彼此结合,却益觉其气韵生动。
作为一种比较诗学,《迷楼》不拘限于欧洲传统中那些人人耳熟能详
的作品,而是突破常规,将生的与熟的、古的与今的作品结合起来——否
则,那些与传统类别格格不入的作品就会被强行纳入其所不从属的类别,
或者被视为外来的少数派而弃置不顾。本书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提出了什
么观念结构,而在于这些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以及当我们放慢脚步沉
思这些诗作时感到的快乐。
哦,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精彩的绪论了。看惯了刘小枫他们巾头气十足的“诗与哲学”的争论,再看宇文所安谈论诗歌与我们的欲望,飞流直下,目不暇接。 诗歌是怎样嘲笑我们的虚弱,激起我们这些螺丝钉从革命的大机器上脱身的强烈欲望?而共同的价值,又如何…………………………(待...
评分不得不佩服这些老外汉学家,他们的思路是那么宽阔,又是那么地沉迷于自己的研究,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古代的诗歌美学。
评分4月3日下午,哈佛大学东亚系James Bryant Conant特级教授(哈佛教授级别中最顶级的一级)比较文学系主任宇文所安亲临鼓楼,为我们献上堪为华章的演讲《说烟:幻想的借代》(On Mist: Synecdoche of the Imaginary)。宇文氏说烟道雾,将古典诗歌中的“烟”加以梳理,发觉其中...
评分看完了宇文所安的迷楼。得承认,我被这本大名鼎鼎的书弄得有些疲倦。一来是读书这一习惯已被久置,二来是甚觉作者的文笔与我波长不符。宇文所安口口声声的“我们”让我很有些无所适从:他代表的是谁、他的听众又是谁?再加上所谓的Essay体——谈不上优美二字(当然很可能是译者...
评分尽管我有所避讳,不称这些陆续冒出来的汉字组成的团体为“书评”,但是在未来的读者心目中并不能达成共识。对于一篇文章(我更乐于叫“文学作物”),人们总是想找到一种辨识办法,将其体裁叫出来,就好像从芸芸众生中找到了一支醒目的小分队。于是,我要下一番功夫,使读...
没来得及看
评分又是一本被译者摧毁的书。且不说原文的精美优雅变成了译文的佶屈聱牙,单单是误解和误译就让人触目惊心。
评分读此书才知道烂翻译害人,本想四月就做完有声书,没想到拖到了七月才完工,还没有收获太多好评。
评分没怎么看懂,真的
评分经典之作!!第一章和第四章、第五章非常精彩!……作者从那些很常见或者不经常见的诗作中,敏锐地发现了新的问题,,从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属于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中西诗作中,发现最动人的联系。……带着我们巡历中外古今诗学之回廊,从《伊里亚特》《陌上桑》到白居易、苏东坡、里尔克、聂鲁达,从《庄子》《礼记》到康德、尼采,逶迤走来,移步换景。它不仅是一部别出心裁的比较诗学论著,也是一部见解独特的诗歌理论。 【私以为,书中对白居易和苏东坡的“燕燕、燕子楼”、石崇、杜牧的“绿珠、金谷园”的诗词,对张先《一丛花》和济慈等西方诗的“欲望”解读太牛逼了!!……幽深奥妙,妙语连珠,对新思维是一种极好的饕餮享受!比较文学的盛宴、美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