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932年在清华结识杨绛先生,次年毕业,赴上 海光华大学执教。
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 中国》一文获副博士(B.litt)学位。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先生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
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 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先生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 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于中国古代诗文的论艺专著。简装横排繁体本。
不敢说对此书有什么批评,以我的学力,没有能力对钱锺书先生的任何作品做什么批评。如果说个人崇拜会导致执迷不悟,那么我宁愿执迷于钱先生。 《围城》等等姑且不说,当时初次读过,很奇怪竟然有人这么写小说,可惜许多细节没有很好领会,如同遇见一女子,不知美在何处,不解风...
评分 评分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围城》,觉得能不露声色惟妙惟肖的描摹出人性的弱点实在是大家的手笔,更可贵的是揶揄讽刺之余还带了点悲天悯人。那时候我以为文化人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了。 后来听说钱老并不十分满意自己的《围城》,也知道了真正在文化界、思想界掀起波澜的其实是《谈艺...
评分偶这外行读过觉得深邃,根本。书中言“难与浅人说。”偶是个浅人。书中说黄大师对太极图做过深入研究,偶想太极拳是有实感的,书画也应是有实感的.上者炼神,次者炼气,再次者炼形(艺概.刘熙载)。。。。。。。。
评分沉心 世事两茫茫, 欲诉梦无处。 但得一孤灯, 苦读十年书。 苦吟 人世本易老, 心事犹还在。 一寸结千思, 未老头先白。
我的一個微信群裡討論錢鐘書的作品時,某位小夥伴形容得很精妙,他說“錢鐘書讀過的中西著作實在太多,他寫書的時候就是東一錘子西一鋤頭的引經據典,如果恰好你也讀過這一段,你就默契地會心一笑,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望洋興歎”,4顆星
评分走马观花般地看完了,感觉钱老有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展现其博学,料想此书中的引经据典仅是他腹中诗书的九牛一毛,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此书中的一些文章是作者二十二岁所作,真令人惭愧至极。
评分青睐“因悟而修,因修而悟”的沧浪路数,诗之性情是将学问融盐于水,而非生搬、卖弄学问。清诗部分,论浙派、桐城派、蒋士铨与“南雷家法”学山谷,十分精到;对神韵说不以为然,对渔洋诗几分肯定;对箨石诗的评价先轰炸之后发块糖;对袁子才不时揶揄其空枵叫嚣没学问。有说网络搜索让钱先生的学问缩水一半,纯属臆想之言。《谈艺录》的魅力正是在于“悟入”的材料排比,非靠博闻强记辅以大量的读书笔记不能完成。
评分他非常喜欢装13,他也知道自己喜欢装13。
评分陪伴了我小半年的睡前读物。非常感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