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作为天职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韦伯 李猛 科学 社会理论 马克斯·韦伯 学术 社会学理论
发表于2024-11-24
科学作为天职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看了几位老师写的评论,科学其实蛮难的。我觉得作为一个有志者,应该首先好好活,再考虑怎么做好的问题吧。
评分最近时常陷入对未来的怀疑和对当下处境的无奈,本来想通过重读篇演讲寻找答案,但是韦伯直白地告诉自己没有答案,而且不会有答案,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吧,价值不需要任何人施舍给自己,而需要自己赋予自己价值,韦伯希望学生在诸神之战中选择自己的神明,可能韦伯自己就选择了科学这个神明吧,“科学价值何在?”“无价值,只因为自己的信念。”
评分选的同时代几篇都很好。Troeltsch这篇还是第一次读到,写得真好啊,对旧科学的某种笃定,“传统科学里单纯的套路和惯例会慢慢被遗忘,其中稳固的、精确的内容或方式会进入新的思维方式。”李凯尔特也好,提炼出了“激情”和“放弃”作为关键词。两个人都大笔一挥直接让哲学和科学变为两条道路。比起来舍勒就还是不放弃“世界的本质”,在存在可能性和存在者的价值可能性间要建立必然的桥梁,要提出规范性要求。但是“实然”只是偶然的实存吗?他所说的“理念”又如何不仅仅是一个假设自己先于应然/实然划分的形上产物。
评分这篇对科学在当代的命运透着悲观论调的演讲,何以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感,首先源自它是韦伯自己一生学术事业的高度总结,它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官僚化和理性化的“祛魅”的时代,科学本身面临的内外困境,作为外在的职业,在官僚化管理下“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作为内在的天职,在被除魅的理性化专业化时代,科学失去了往昔一切确定的价值,变成了彻底的手段性知识。科学不生产世界观,它必须在价值面前止步,但科学作为理性化的技术,却能让人们拥有一份“清明”,让人在做价值选择时,是经过了理性对经验的整理和对价值的考察的,也就是说科学最后迫使我们说出自己到底要什么,我们要为自己这个要什么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就暗示了一种职业自律下的“责任伦理”。科学的晦暗前途,并不意味着虚无,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承担!
评分“天职”、“信仰”一类的词,难免本身就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对于学术事业,韦伯自己无疑是具有奉献乃至牺牲精神的人,这与他对理智、诚实的强调并不矛盾。在他看来,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最根本的自我约束。总的来说,对任何时代而言,现实都不是那么美好。所以,先认识清楚自己,了解清楚行业,然后做好苦修的准备。
1917年11月7日,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向年青学子们做了《科学作为天职》的著名演讲,这篇演讲对科学工作及其与信仰和职业伦理的关系做了深刻而又有现实感的界定和剖析,影响了几代人,也成了韦伯常销不衰的代表作。
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的这篇演讲,韦伯研究者李猛以“我们时代的命运” 为核心关切,编选了这本与韦伯对话的文集:不仅全新精译了演讲全文,收录了六篇韦伯同时代人对此篇演讲的批评与回应;还组织国内学人如渠敬东、应星和田耕等为文诠释韦伯当年的思考,直面当下中国日益严峻的学术体制化与专业化困局,借助经典的力量来审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为学术研究寻找信仰和职业的基础。
韦伯是通过对德国和美国的学术环境之对比来开始整个演讲的。在韦伯看来,美国的教育和学术体制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经营。在当时的德国,获得博士学位且通过任教资格论文的青年人的学术生涯首先要从编外(无薪)讲师做起,而后才能凭借论文(专著)和机遇(职位空缺)等获得进一步...
评分在《科学作为天职》这篇演讲一开始,韦伯通过简述美国和德国的大学制度,尤其是通过对比年轻学者在其中的处境,来说明学术工作的外在情形。他罗列了大学在当时面临的一系列耐人寻味的“矛盾”。在陈述这些矛盾的声音里站着我们熟悉的韦伯,他以敏锐而沉重的口吻表达着身为精神...
评分(本体是本学期的一篇课程读书报告,略有改动) 提起马克斯·韦伯的《科学作为天职》,或许多数非专业读者首先想到的是其中一句“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1]],这句或许连本篇演讲的点睛之笔都不一定算得上的话,却长期作为入门者自励的“座右铭”,似乎大家都是狂热的...
评分科学作为天职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