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医学人类学 人类学 心理学 凯博文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 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 抑郁
发表于2024-12-22
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自杀论》事例集
评分对我个人来说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对身体、疾病作为地方性知识与社会的关系。经历过文革这个极端的历史事件的病人似乎很能证明凯博文的观点,因为这一事件对个体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个人成就和价值是毁灭性的打击。 另外我相信可能因为凯博文是男医生,而东亚文化又存在着一种“月经羞耻”,导致女病人几乎没有提及痛经的问题。但按照他的阐释方式也可以自我剖析一下。 比较遗憾的是翻译得不太好,另外文献综述做得过于详细反而显得实证部分薄弱。以及这本书连参考文献附录都没有,作为学术著作不太应该哦。
评分先锋之作通常是这样的=v=
评分【我怀疑此书中所有的“去道德化”都翻错了,demoralization,在文中显然译为“消沉”、“萎靡”才读得通】精神类疾病在何种程度是人类学的?30年前的书放到今天仍是让人有启发的,我可以这么说,是因为作为焦虑症患者,我了解当今中国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和精神专科医院的主任医生们对精神类疾病的观点和疗法;也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的病情,省视了其社会、文化成因与躯体化症状,及其之间的关系。读完此书就能理解阎云翔“个体化”问题意识的起承。但我更想问问我的主治医生们他们有什么项目我可以加入的,哈哈。
评分先锋之作通常是这样的=v=
凯博文教授是世界一流的医疗人类学家,在文化精神病学、全球健康、社会医学等方面也享有重要地位。凯博文教授任教于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人类学系,任该系Esther andSidney Rabb人类学讲座教授,并在2004年至2007年间担任该系系主任;1999年至2000年间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系系主任;1993年至2002年间担任哈佛医学院 Maude andLillian Presley讲座教授。目前他是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Victor and William Fung荣誉主任。
凯博文教授著有六本专著,主持或合作主持过28个专栏及期刊,进行了200多项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文化语境下的病人与医生》、《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探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和痊愈之道》、《对精神病学的再思考》、《文化和忧郁》(合著)、《社会苦难》(合著)。他的近作《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与救赎》(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讲述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危险与不确定性,因而道德体验、宗教及伦理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书已被翻译成中文,在上海和台北发行。
凯博文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院士、美国国家文理学院院士。他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是精神卫生项目咨询委员会主任。曾获皇家人类学学院颁发的维康信托奖(Wellcome Prize),也被加拿大约克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他获美国人类学协会颁发的最高奖项 Franz Boas Award。他还是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荣誉终身会员。凯博文教授是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及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哈佛燕京学社咨询委员会委员,及哈佛新近创立的中国基金会指导委员会委员,院长咨询委员会社会科学组委员。他还是哈佛全球健康学院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该委员会精神卫生部联合主席、文理学院常务委员会联合主席。
2006年,凯博文获美国医学人类学协会终身成就奖,2008年获该协会颁发的乔治福斯特奖(George Foster Award)。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为表彰其在医学人文领域的贡献,授予他道布尔戴奖(Doubleday Medal)。2007年获伦敦帝国理工大学颁发的医学人文奖。他被美国政府任命为美国国立卫生院Fogarty国际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2003年,他任国立卫生院新先锋奖(New Pioneer Awards)筛选委员会主席。 2007年任美国全国卫生研究院(NIH)咨询委员会委员。
凯博文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完成本科学业,获哈佛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他荣获50多个研究奖项,参加多项中国的研究项目,涉及抑郁症、歧视、自杀、城乡移民对健康影响等领域。
作为1949年以来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精神医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凯博文在多层面上探讨了神经衰弱、抑郁症以及躯体症状之间的关系。本书为我们理解中国人在与家庭和国家的关系上的体验开启了一个窗口,同时也对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如何解释自身的疼痛与绝望处境进行了一个跨文化的比较。
“本书对疾病症状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十分具有穿透力。这本强力著作不仅属于人类学与精神医学的先锋之作,而且也展示了作者对消除人类不幸与苦难的深切关注和担当。所有致力于改善健康照顾系统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
——Joan M. Anderson, Current Anthropology
“此书堪称医学人类学界长期以来所期盼的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Richard Shweder, 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一本视野宽广、发人深省的医学人类学著作。”
——Roy Porter,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对跨文化精神医学具有重要贡献。”
——Paul Chodoff, M.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本书的田野研究写作精美,以至于历史学家都不断被其描述的中国共产主义政治实践中的那些重要时刻所吸引。作者以丰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童年以及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问题。”
——Jonathan Spence, Yale University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国精神健康问题的最好的研究。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
——Ezra F. Vogel, Harvard University
不难发现吴飞和他的哈佛导师凯博文在研究路数乃至学问情怀上的一脉相承,吴飞的《浮生取义》中研究了中国华北某农村的自杀问题,他承认:“我的导师凯博文教授一直想找一个人来做这个问题。一开始基本上是被强迫的,过了一段时间想了一想觉得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题目。”研究...
评分作为第一个在国内进行精神医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凯博文基于80年代田野考察写成的这本书还是瑕不掩瑜的。作者的方法论简单来说有两点:首先,形形色色的病痛可以提供一条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分析线索,让我们看到社会问题在重重中介后施加在个体身上的病痛症状,不可捉摸的精神...
评分把前面一个读者贴的文章放在这里,省得到天涯去看了。但是我对范这人是极不喜欢的。 如果说我们应该把某些躯体疾病当作心理疾病来对待的话,那么在我看来,我们也应该把某些人的知识(言论)当作心理疾病来看待。心理创伤,不仅能够躯体化,同时还能知识化。我们都知...
评分非常严肃的一本专著,赞。 事实显示,目前华人文化圈对神经衰弱的使用,与早些时候西方对神经衰弱的使用如出一辙,那就是把它当作一个幌子来遮蔽精神疾病、心理以及社会问题。然后把后者转化为一种躯体疾病。否则就会产生令人尴尬的有关道德过错和社会文明的问题。 -- 时过境...
评分【读品】罗豫/文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对疾病的解释模型。希波克拉底的四种体液说在欧洲历史上风靡多时,中国的阴阳五行说至今也仍有大批追随者。现代医学虽然发展迅速,但对一些与精神问题有关的疾病,其解释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背景。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诸如“抑郁...
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