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伯顿(Robert Burton,1577—1640)是一个学问渊博而性情古怪的人。他于1593年进入牛津,至1602年方得到学位,历时9年,因为自从他进入学校到1599年一直重病缠身,深深体会了忧郁的滋味。他终身留在牛津大学,做导师、做图书馆管理,他一生埋首在图书里。
他从不旅行,从未结婚,只是博览群籍乐此不疲,以至于死。他死于1640年1月25日,正好和他根据星象学推算出的死期非常接近,有人说他是自杀而死以证明其预言之不虚。(梁实秋撰)
英国17世纪文学经典《忧郁的解剖》是一部奇书,从古到今受其影响者包括:约翰•弥尔顿、塞缪尔•约翰逊、劳伦斯•斯特恩、查尔斯•兰姆、约翰•济慈、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塞缪尔•贝克特、梁实秋、钱锺书(钱译蒲顿《解愁论》)、杨周翰等。本书自1621年出版后,累计修定、扩充了五次,多次重版。2012年,中文精选本内地首发,书中包括了原版书最精华的部分。2018年增译本,增译一倍篇幅,并对旧译逐字逐句进行重译,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可靠、耐读的中文译本。
罗伯特•伯顿实乃一个彻头彻尾的书痴,他成天活在书堆里,嗜书如命,并且还用大半辈子写了本将古往今来的所有书籍都熔于一炉的精粹之作——《忧郁的解剖》。伯顿那博杂的学问,从稀世奇书中搜罗来的妙语,闪着粗朴之智慧与诡谲之文雅的炫学,五花八门的素材,趣味故事与说理相杂糅的写法,以及至关重要的一点——裹在古怪文风中的奇情奇感,使得该书即便对当代读者来说也都是趣味与知识的无价宝库。
昨天刚看完这本书有种上当的感觉,特别看到最后,草草结束,但又不知所云。看到最后,我以为作者会一个很有见地的解决忧郁思路给读者,但我感觉突然间就停止再下去 ,最后全部是自己安慰自己的语言而且感觉写得有些过于偏激和主观了些。虽然有鼓舞性,但只能暂时的说完后的畅快...
评分與其說細剖憂鬱,不如說是Burton這位幽默的憂鬱症患者在細剖古今中外天下事。全書分三大部分,解說憂鬱症表徵、成因、治療、以至因情因慾因迷因信而引起之失常扭曲。友鄰曾提及Burton是一名憂鬱口水佬,果然所言非虛!字裡行間,我甚至感到Burton急速地記下他的思想,almost in...
评分本书的第一部分其实是作者对自己及这部作品的一个解剖,这部分我认为十分精彩。然后作者旁征博引,通过对忧郁的内因、外因及忧郁的症状进行剖析,从而揭示出忧郁的由来。最后还为读者奉上了对忧郁的一些疗法。 拜读之后,我认为作者对忧郁的解剖确实很到位,也...
评分與其說細剖憂鬱,不如說是Burton這位幽默的憂鬱症患者在細剖古今中外天下事。全書分三大部分,解說憂鬱症表徵、成因、治療、以至因情因慾因迷因信而引起之失常扭曲。友鄰曾提及Burton是一名憂鬱口水佬,果然所言非虛!字裡行間,我甚至感到Burton急速地記下他的思想,almost in...
评分伯顿写书总是连篇累牍,笔下的每句话都词富义繁。他这书虽说是世上引语用得最多的,但读来却又如小说一般轻快。他往书里面塞的文字,也是至理名言与胡言乱语相杂糅。 在书中,他总不忘抱歉自己罗里吧嗦,可刚道完歉转身又开始喋喋不休起来。他生怕会把爱之忧郁讲过头,但之后他...
把它当作作者的散文之类的看了
评分这书居然越看越精神,什么鬼????????????
评分110 Precise is the soul of wisdom./啰嗦烦人的老学究
评分只可解忧,不能治病。
评分这书居然越看越精神,什么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