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悅(1889-1961),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傢、美學傢。“民藝”一詞的創造者,被譽為“日本民藝之父”。191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在研究宗教哲學、文學的同時,對日本、朝鮮的民藝産生瞭深厚的興趣,並開始對之收集、整理、研究。他創辦雜誌,著書立說,普及推廣“民藝”的理念。他並身體力行,收集整理民間器具。1934年設立日本民藝協會。1936年創辦日本民藝館並任首任館長,將自己畢生收集貢獻於社會和民眾。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勛人物”榮譽稱號。齣版有《柳宗悅全集》等著作。日本至今保留著鮮明的民族傳統與手工技藝,柳宗悅先生功不可沒。
歐淩,200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文學院,同年留學日本愛媛大學攻讀英日比較文學,2003年獲人文學碩士學位。
此後旅居日本,從事教學、研究與翻譯等工作。現有譯作《荊棘王》《功名十字路》《等伯——金與墨》等。
本書是日本著名美學大師柳宗悅關於茶與美這一主題的散文集。收錄瞭柳宗悅關於茶道,茶器,美學等方麵的文章。在書中,柳宗悅對何為美,何為茶道這一主題,進行瞭獨特且深刻的探討,並從多種角度論美。
柳宗悅認為,要深入地理解茶之心、美之本質,必須近距離的觸碰及觀察,通過茶道名器來觀察其中之美,他認為,隻有用一種不被固定觀念束縛的自由目光,來看待茶道以及茶器等,茶纔能進入一個更為自由的世界。他還在文中提倡日本美的共通準則,對古往今來的茶人做齣評價,對現代茶人提齣瞭中肯以及嚴肅的要求。
真正的茶人,就應當以創作傢自勉。
就眼力來說,無邊的自由是最重要的。
如今大多數茶人所缺乏的,就是這種自由,
茶境,與簡素之德的緣分極深,而與驕奢卻是無緣的。
茶道也是清貧的教誨。
——柳宗悅
饮茶在中国由来已久,据说超过了4000年的历史。日本自从隋唐开始大规模引进中国文化,茶也在其中。茶进入日本,进而发展为“茶道”,很具有仪式感。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里,精神层面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讲究不仅仅成为了喝茶达人、爱好...
評分 評分饮茶在中国由来已久,据说超过了4000年的历史。日本自从隋唐开始大规模引进中国文化,茶也在其中。茶进入日本,进而发展为“茶道”,很具有仪式感。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里,精神层面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讲究不仅仅成为了喝茶达人、爱好...
評分 評分用美的心灵去观察事物,从中发觉文化美,艺术美,工艺美和自然美,而此书的作者独具慧眼,以批判与思考的眼界去阐述美的内涵,不仅如此,作者更是指引出通往美的道路,又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乱象。原作者认为,“美”的性质与“茶”的精神是一致的,所有的美应当再度从新的观点再...
不能說沒有閃光點,但是被淹沒在一堆囉裏八嗦裏
评分從哲學的角度講美和茶道,整體邏輯非常自恰,雖然不一定認同所有,但還是非常有啓發。
评分每一篇都充滿真知灼見,值得一讀再讀。
评分當我看到名器的照片時,真的震驚瞭。
评分“茶”是美的宗教,隻有信瞭這個美的宗教纔有茶道。 沒有心的準備,無法進入茶境。 好多年沒讀過一本如此深邃雅緻的茶書瞭!珍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