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仓天心,本名觉三,1863年出生于横滨。是明治时期活跃的美术家、美术史家和美术评论家。他于188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1890年起担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1904年来到波士顿美术馆的中国·日本美术部工作,为收集美术品,奔波于日美之间。1910年,冈仓成为波士顿美术馆中国·日本美术部部长。1913年去世。
九鬼周造,1888年出生于一个公卿世家。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往欧陆留学,曾师从海德格尔。归国之后曾在仙台的东北帝国大学任教,后任京都大学哲学系教授,为日本著名哲学学者,“京都学派”成员之一。1941年去世。
本书是一本有关日本美学思想著作的合集,收录了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与九鬼周造的《粹的构造》。《茶之书》是冈仓向西方宣扬日本文化和美学的著名作品,以优雅的英文,考察茶之种种,如历史、流派、茶室、插花等等,藉此阐述自己对东洋美学之理念与思索。《粹的构造》是研究日本美学不可不读的名作,亦是最早使用西方理论建构亚洲文化特质的理论作品。“粹”是日本特有的名词,作者从词源、内涵、外延等方面考察了“粹”的含义,借用胡塞尔的现象学阐释日本特有的文化习俗,构建起独特的国家美学认同。
盼望《茶之书·“粹”的构造》的到来是一种欣喜。恍惚之前读过的冈仓天心的文字,只是翻译不同,却不记得是否之前读过九鬼周造的文字,对于,这两个不是父子却有着一种暧昧关系的男人来说,同集出版的书之间却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而他们的文字对我来说,则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
评分这本书不管是从信、达、雅哪个方面都很好,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笔者见过的最好的中文译本之一。 北京社这一套大师小讲系列,遣词用句都是明白晓畅,不用生僻词,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有普及经典的意思。所以这本书既做到了通俗易懂,翻译精准,文采方面也是可圈可点。 北...
评分把“东方”看作是一种迥异于“西方”的文化,对绝大部分东方人来说,其实是一件新事物。原因很简单:这原本就是一种西方观念。那些“独特”的东方文化,其独特性事实上是在一个参照系统中被确立起来,而那个若隐若现的最重要的参照对象,常常就是西方——“东方”是面向“西方...
评分盼望《茶之书·“粹”的构造》的到来是一种欣喜。恍惚之前读过的冈仓天心的文字,只是翻译不同,却不记得是否之前读过九鬼周造的文字,对于,这两个不是父子却有着一种暧昧关系的男人来说,同集出版的书之间却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而他们的文字对我来说,则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
评分从陆羽的《茶经》开始,喝茶这事儿,就不仅仅是某种饮料的摄取,而是上升到精神境界,蕴含着简约、质朴的哲学。饮茶之道,传到日本,发展成了和静清寂的茶道文化。100年前,冈仓天心用英文写作的《茶之书》,就是向西方读者热情推介东方茶道的著名作品,被称作“东方文化的答辩...
茶之书很好,粹的构造一般
评分早年留学德国,师事用现象学的手法展开存在论的海德格尔,也曾在法国跟年轻的萨特学习哲学,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一个“粹”字,借用西方现象学的方法,从词源、内涵、外延各个方向重磅出击,织成了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从平行线到婚外恋无所不包,构建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国家美学认同”。 其实这个词,原是九鬼从江户时代的烟花巷提取出来的美。九鬼眼中的“日本性”,更多的是“江户性”:西方的“黑船来袭”前,幕府的基地在江户,而江户人的主体是商人。他们凭海而住,赁屋而居,深知水火无情,世事无常,虽终日行稻粮谋,却以不积隔夜财为荣。虽在风流浪荡中,却有情有义。如井原西鹤写世情小说《日本永代藏》,表面鼓励世人努力钻营,其实念念不忘“盛者必衰”之理。20世纪初的九鬼,仍然深深缅怀着过去江户子的浪荡精神。
评分"粹"看得好累,茶之书还想多看几遍
评分岡倉的文藝腔真行呀……講起來,「粹」好像就是綠茶婊的最高境界對吧,應該叫做龍井婊?
评分一本很有质量的书,推荐,尤其是喜欢日本美学的。“学问的意义也就在于明知现实体验与概念知识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距离,但仍然以理论表达为己任,竭尽所能地无限追求‘准确’”。《茶之书》比较好读,《“粹”的构造》涉及到第五章-粹的艺术表现时由于缺乏图片而很难生动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